在慈善商社的玻璃出现在闽城之前,闽城的玻璃作坊正迎来一个行业发展皆大欢喜的局面。
兰花事件造就的虚假繁荣让一些中层得到了一笔钱,只要还有人接盘,总是有人赚到。
赚到了钱,自然会促进一些商品的购买。翻修房屋、安装玻璃、购买一些玻璃器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倒不是说这些人不想着继续钱变钱,而是因为如今资本仍旧是萌芽时代,所有的行业基本分为有行会商会和实际有但却没有两种情况。
制造业作坊、纺织业等这些都是有行会存在的;而诸如制表、木匠、磨镜之类的纯靠手艺吃饭的,虽然也有同行会,但同行会内部主要就是交流技术而并不存在太大的竞争,也没法竞争,你雇一百个学徒也没办法去大规模干磨镜制表弄零件这样的行当,因为这是高端手艺。
前者算是原始的资本家,后者充其量也就是个高收入的劳动阶层,完全不同。
行会内部壁垒森严,很多收益的中层就算有钱也没办法投入再生产,基本都会选择积攒或是消费。
因而闽城的玻璃作坊在这两年算是繁荣,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溢,闽城玻璃会馆的行会会长这几年声望渐高。
各行业的行会组织内部都很严格,既要维持内部的关系、防止恶性竞争;又要阻挠外部的一些势力深入进来。
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丝织、棉纺的会长每隔几天就要召集同行,定下基本的价格,分配原材料等等,保证行会内部的受益。
这不是潜规则,而是在萌芽时代所出现的明规则,各个商会、会馆、行会的头目基本上都是议事会的成员,代表着本地工商业的利益。为官的也乐见于此,既保持了稳定,又能确保自己掌管的地方不会太过萧条。
这种情况的出现基本就是各行业短时间内没有新技术出现所导致的,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时代都是如此,哪怕萌芽之后倘若某行业短时间内没有打破这一切的新技术出现,仍旧会形成类似行会的组织。只不过等到工业时代来临后的百年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更新换代导致的竞争将这样温情脉脉撕的粉碎,只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力量自然也就趋于沉寂。
当四月份慈善商社的玻璃一出现,整个闽城的玻璃作坊全都坐不住了。
颜色透亮、不是森林草叶的颜色、气泡少、价格低、规格大……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些玻璃作坊至少在窗玻璃这一行上已经完全丧失了竞争优势。
然而玻璃器皿的出货量又不是很多,大头还是这样的大块玻璃。
慈善商社的玻璃刚一出现,就彻底搅混了整个闽城的玻璃制造市场,而且明目张胆地打破了这种规矩:这家名为南安县民营玻璃厂的作坊的主人竟然没有来拜会玻璃行会的会长,简直不可容忍。
眼看自己的锅就要被砸了,各个玻璃作坊的作坊主全都受不了了,不等会长的召唤,主动来到了闽城玻璃行会会长田文亮的家中。
“会长,你得管管这事了,再这样下去咱们的作坊可都要完了。你去看看那慈善商社,五个银币一块大玻璃,这让咱们怎么活?”
“就是,这是要把咱们都饿死啊!”
“这要是玻璃作坊完了,加起来几百人的雇工吃不上饭,他这是要作死啊。”
田文亮听着七嘴八舌的声音,揉了揉太阳穴,心中也是无奈。
慈善商社的玻璃刚一开始售卖,他就叫人买回来一块,心中当时也极为震惊,不得不说和自己家的玻璃比起来要强得多,最关键是价格便宜。
本想着自己在家中安坐,不多久这个什么民营玻璃厂的主人就会来找自己,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