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之外,叫喊声此起彼伏,依靠宗族、家族组织起来的人群围在外面。里面也有一些因为去年救灾时候得罪的一些家族利益在内鼓动,反正如今闹事也是正常,处处民变,就算把皇帝派下来收税的人打死有时候也会不了了之。
孙元化赶来看热闹的时候,义庄之内的轻壮也都组织起来,手持着长长的竹竿,听着习惯了一年之久的上工下工点卯的哨声,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
看着这一幕,孙元化忽然想到了之前那本关于武备战争之书中的几副插画,暗暗心惊。
“若是这些人并非手持竹竿,而是长矛,四角再有火铳手,这不就是一支军队吗?”
再看看外面那些人,站的散散乱乱,看上去人数众多,但孙元化相信真要是发生了械斗,义庄的这些轻壮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外面这群人。
义庄之内的轻壮虽然也站的松松垮垮,但是至少能够听着哨子和外面站的一些人说话,竹竿如林,鸦雀无声,这些一年前四种求活的人不知道外面这些人要干什么,但他们会为了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拼下去。
双方还在交涉,但看上去两伙人的态度都极为强硬。眼看就要起冲突的时候,二十多匹快马载着一些男女来到这里。
不等马停下,几个人就跳了下来,最让孙元化惊奇的是骑马的这些人当中竟然还有一个女人,侧坐在马鞍上奔驰起来不输男人,这实在是旷古未见之事,当真有几分花木兰的英姿。
二十多人跳下来后,一人便喊了几句让双方冷静一下,什么都好谈。而余下的人则匆匆进入到义庄之中,又叫了原本在那鼓动鼓噪的一些男女一同进去。
孙元化注意到骑马来的这二十多人显然就是那些番邦人,但是看不出地位高低,既没有人牵马也没有人垫脚,彼此之间的礼节也只是点头打个招呼,竟然看不出尊卑。
但仔细看还是能感觉出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正在和几个人说着什么,有人点头有人摇头。孙元化听不懂,却能感觉出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个头目。
他感觉的一点没错,当时陈健是刚刚到泉州,就听着这边出事了,便和随船的党内的二十多人急匆匆赶来。
这件事处理不好,要出大问题,可能会在这里难以立足。
义庄的一间破木屋中,两个持枪的随船而来的内部纠察队成员站在外面,屋内挤了三十多人,一起商量着这件事。
陈健知道这时候事态紧急,他倒不是怕外面打斗会输,而是一旦赢了自己又是送礼又是跪舔的种种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
看着这场内部的会议,陈健率先道:“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因为一直在望北城和暹罗,这边的事也是归你们负责的,我也是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要我说,现在应该让那些母亲领走自己的孩子,咱们只是做些好事,又不是拐卖儿童,这件事总归不好。”
却不想一个负责保育的女同志摇头道:“你根本不知道,我听这里的人说很多人就是想把孩子要回去,等以后卖掉的。我也是个女人,看着这些孩子这么小,照看了一年,怎么也有几分感情。先不说孩子,那些逃到这里的女人怎么办?”
陈健挥手道:“遵守本地的法规法律和习惯,让他们回去就是。”
这话一说,几个女人顿时怒了,骂道:“你这话说的,怎么如此轻巧?这有个姓罗的女人,据说在家经常挨打,他男人又不是个东西,逃到这里好容易过了些安稳日子,就你这么一句话让他再回火坑?”
“就是!尊重习惯和法律,在国内的时候,法律还不允许罢工、不允许矿工之类的结社、还不准穷人有票权呢。我看你在国内的时候也没管这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