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嘹亮的鸡鸣声中,天亮了。
起了床,赵国华就着咸菜疙瘩吃了两碗稀饭,又拿了二两银子,就和孙小梅一起出了门,俩人用药娄背着采来洗净晒干的草药去县城卖。
蔚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样,没有一丝云彩,很洁净,东升的太阳狠明亮,道路两边绿树成荫,草木茂盛,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啼叫着飞过,晨风习习,枝叶摇弋,丝丝凉风吹拂在脸上和身上,十分的舒服。
走了大概有一个时辰,才看见远处的城墙的轮廓。
“赵大哥,永新县城到了。”孙小梅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喜悦的说道。
天又热,路又远,背着东西,走了两个时辰,不流汗才怪。
两人很快走到了城门口,赵国华好奇的看着眼前这座三百多年前的县城。
夯土包砖的城墙,城墙有六七米高的样子,上面站着一些手执长矛的军士,城门洞有四米左右的高度。
城墙上面的士兵手握长矛懒洋洋的站在垛口后面。城门大概有五米宽,人流涌动,走路的、坐车的、拉货的牛车、引车卖浆的、背萝的,挑担的,牵着小孩的,热闹极了,进出的人流交错在一起,城门洞显得有些拥挤。
“不要挤,不要挤,再不听就吃老子一鞭,哎,说你呢……还有你,拉车的那个,挑担的那个……”一个小军官手拿皮鞭的指着人群口沫横飞的呵斥着。
城门口站着四个无精打采的军士,穿着破旧的鸳鸯战袄,头戴草帽状军帽,顶上缨都快要掉光了面黄肌瘦的样子,一看这几个士兵,就知道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着着这几个士兵,赵国华摇了摇头,交了两文钱的入城费,就走进了县城。
县城道路成十字形,远处隐隐可见县衙大门,县衙大门当街是一条宽十五米左右的石板路,十字有路口一个酒楼,路两边就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客店,盐米店,皮具店等商铺,叫卖声此起彼伏,噪杂闹热。侧面的巷子里,就是一户户的人家。
沿街设摊的商贩个个高声吆喝,露着笑脸,向顾客殷勤地兜揽生意。
“客官,吃个包子吧,新出锅的,馅大皮薄,又香又好吃……”
“这位姑娘,买个拨浪鼓回去吧,我做的拨浪鼓可好了,买回你孩子一定喜欢……”
“客官走累了吧,坐下吃碗豆腐脑,我家的豆腐脑又嫩又白,可还好吃了……”
俩人一路走过,不时有人向他们推销着各式的商品。
来到集市,两人把草药从背篓里拿出来摆放在路边等人来买。赵国华魁梧的身材,白皙的面容和短短的头发引来一些卖草药的乡民的注意,他夹杂在中间显得很是扎眼。
“和尚,你这草药怎么卖?”一个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的中年男人慢步走来问道。
看了看他,赵国华和气的说道:“我不是和尚。”
“嘿嘿嘿……不是和尚怎么头发那么短。有趣,真有趣,”中年男人笑着道。
“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周围卖药的乡民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人倒也不错,笑过后,蹲下来检查了一下药材,说道:“你们这药我看着还不错,洗的干净,晒的也干燥,五十文一斤怎么样?”
“老板,我们这草药很好的,少了六十文不卖。”孙小梅摇着头道。
想了一想,又仔细看了看这些药材,中年男人还是同意了孙小梅说的价格。把药材送到了他的药店里,拿着买药得到的三百文钱出了药店。
此时已是中饭时间,闻着路边香喷喷的肉包子味道,赵国华的肚子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