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新月城中,奴隶营。
靠角落的小半个营地被拆平了,其上原本供奴隶居住的一排排低矮的茅草房或者土胚房被全部推倒拆毁清理干净,代替其位置的,是一个稍显特异的建筑工地。
因为在建的是一栋栋这个时代还从没出现过的多层的砖混结构房屋。
四四方方,整整齐齐,便是现在还不过是刚刚建好了首层,离落成还有段距离,旁观者也能大概想象出它终将呈现的样子,像盒子,又像方形面包。
然而,这种在叶孤云眼里特别简陋特别呆板特别难看的多层宿舍,落在弗兰克等人口中,却成了富有秩序美。
也罢。
回到筑房的话题之上。按说,作为一个艺术生,叶孤云是不懂得如何建造这种以水泥为框架的砖混结构的房屋的,即便他确实见过许多在建的范例(城中村中时常能见),心中也只能有个大体的概念。只不过,第二世时,极度宽裕的时间给了他足够的学习机会。开动金手指搞出了水泥后,找上一帮经验丰富的泥瓦匠,反复尝试,慢慢地也就把这门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建房手艺“发明”出来,并增补完善。
所以,他便会了,现在还能在全新的异世界里装一回建筑大拿。
有时候,他也会忍不住怀疑:莫不是,第二世时经历与收获的一切,都是为现在这第三世准备的?——噢!荒谬!可笑!这是亵渎!不允许有这种念头!!
唔......
话说回来,砖混结构的房屋其实很不好弄,起码在现在还绝不可能建造出现代地球上的动辄四五六层的住宅楼,它要用到钢筋,但这个时代(包括第二世)显然还没有能力制造出钢筋来,不论是钢铁产量还是加工技术都存在严重的制约。
没有钢筋怎么办?唯有以竹筋替代。将毛竹削成一定厚度的竹条,做一番防腐防水处理,便是竹筋。但竹筋的综合性能自必然要大大逊色于钢筋,为安全计,所建的楼房就不能太高,于是不多不少的三层便成了叶孤云选择。
不至于沦为危楼,又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住房。
那么,为什么要建在奴隶营呢?
既为练手,也为验证。
练手?很好理解。尽管叶孤云提供的砖混结构房屋的建造方法已足够成熟足够完善,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在这个世界展现,对于此间的土著而言毫无疑义就是一门全新的技术,没有基础也无从参考,需要从头学起,不可能一蹴而就,少不了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番练手,而这栋为奴隶建造的新楼便是练手之物。
至于验证?更为直白。无非是让奴隶当一回最先吃螃蟹的人,以验证这种新式楼房是否足够安全足够可靠罢了。
说实在的,便是自信满满的叶孤云,也敢不敢贸然让那些“矜贵”的流民住进首批楼房里——毕竟只是第一次建造,谁能保证一定没有问题?若时运不济真出现了个不测意外,保准又会引来随行的流民的“大家长”普兰特郡参访团的连番刁难。虽然绝非害怕他们,但终究是难缠的麻烦,能够避免当然是尽量避免。
此外,“为自己建房子”这一半真不假的命题无疑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已习惯麻木的奴隶的积极性,让其自愿付出热情和努力,投入到学习和劳动之中。同时,再配以一些恩威并施的实用小手段,譬如树立一两个奋进典型以昭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上升通道,再树立相应的反面典型以警示怠惰者,诸如此类。如此,便再也不必担心奴隶的态度问题了。
是的,在大人物们的算盘中,这些奴隶便是未来的新月城自治领公营建筑队的主体。的确,这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却是唯一可行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