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乃太常属吏,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孝文皇帝时,博士员数多达七十余人。
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辨于然否。
孝武皇帝建元六年,又置《五经》博士,取学通行修,博识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为高第。朝贺位次中都官史。称先生,不得言君。其真弟子称门人。
这些人,稽合同异,讲论五始,为春秋
所谓“五始”,《公羊传》曰:“五始者,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也。”
博士的秩位不高,但是,入则平尚书,出则部刺史、诸侯相,次转谏大夫。可以说是天子亲信的绝对后备。
与二千石一样,博士也是戴两梁进贤冠的。
今上年少,太常的员数损减不少,博士的人数不多,再加上年迈告休的,真正应丞相之檄召而来的不过十数人。
这些人精于《春秋》、《诗》、《礼》,极讲究“将行之心”,对壶信的言论,自然是赞同的为多。
也不赞同的,但是,一番议论之后,这些博士还是一起认同了壶信的说话——博士祭酒代表所有博士进言,侯史吴之罪乃大逆不道!
博士祭酒,选有道之人习学者祭酒。
一般来说,都是太常从博士选择一个聪明威重的人,总领纲纪。
博士的人数再说,也比在座的中二石多,除非中二千石以强硬的态度坚持相反的意见,否则,这也就是这次集议的最终结果了!
——在座的中二千石又真的有人反对吗?
——还得是极其强硬地反对!
……
——江德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不过,博士乃太常属下,他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执相反的意见?
——田广明本就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性子,博士祭酒的话音方落,他便一迭声地称是。他反对?!
——刘德本来就有相似的意见……
——杨敞?
这位大将军幕府出身的九卿,素来谨慎……连接到别人告发都不敢直接应下,指望他说出个意见来?
——刚才他就没有任何意见!
这会儿,杨敞更没有发言的打算,只是盯着张安世与杜延年,打定了一个主意——这两位什么意见,他就什么意见!
张安世与杜延年又能有什么意见?
两人的确都觉得壶信的议论过于危言耸听了,但是,这两人都不是与人为敌的性格,见博士众口一词,两人就算有意见,也不会在这会儿说的。
——做决定的又不是博士!
于是,张安世与杜延年很默契地保持了沉默,杨敞自然也是一言不发。
田千秋虽然震惊不已,但是,毕竟也是聪明人,见事态已经至此,便也没有再多话。
——再多说也没有用!
——这些博士最讲究古礼,追求君子之道,哪里会轻易改变主意?
田千秋不想自讨没趣,直接就说:“既然如此,吾将封上此议。”
——他原本的打算是议完侯史吴的罪之后,顺带再议一下王平与徐仁的事,这会儿,自然是提也不能提了!
说完,田千秋便直接起身离席。
中二石也罢,博士也罢,都不是无事的人,见田千秋离席,自然也就跟着离席,打算离开了。
这是在公车门集议,并没有室内,只是临时设了武帐,一路出去,直到出公车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