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动机只给“幽灵”试验造成些小麻烦,还没出现使用寿命期内起火、爆炸这一类无法预料的事故。
上午9点40分,伊留申科进入机舱,在机械师帮助下穿上降落伞背包——万一飞机在高速状态时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他得要先把飞机倒过来才能跳伞,不然非常有可能撞上尾翼部分。
就在刚才,波利卡尔波夫告诉了伊留申科关于将来可能装备伊—20和“幽灵”的新型逃生座椅的试验情况,那个项目由波利卡尔波夫负责的设计局的一个下属研究小组负责:情况很糟糕!
“上次副统帅提过我们要在高速飞机逃生座椅研究上使用火箭技术,靠橡皮筋和压缩空气是死胡同,可现在那几位同志还短时间内没办法拿出可靠的设计。”波利卡尔波夫有点无奈。
“听说了,让同志们要抓紧时间补上七号机库的大窟窿,不然等过两个月下雨就惨了!呵呵。”伊留申科说的很轻松,他的心中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的安危,只想着如何尽快完成所有试飞科目。
弹射座椅,一个全新的科目,不过这会苏联的研究情况并不怎么顺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各航空大国就开始为作战飞机的飞行员配备降落伞。但随着飞机速度增大,飞行员爬出座舱跳伞日益困难。这会战斗机的时速已普遍提高到600公里以上,飞行员跳伞要冒着被强风吹倒或被刮撞到飞机尾翼上的危险。
在超过500公里的时速下,人一出机舱就会被往后吹,撞上尾翼那就是九死一生!
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另一边的德国很早就开始了对能把飞行员弹射出机舱的座椅的研究:在1938年德国曾试验过橡皮筋动力的弹射座椅,但未达到实用要求。前年春天德国又研制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弹射座椅,不过性能也似乎还不够理想,至少战争中就没见过哪个型号的德国飞机装备有弹射座椅。
去年年初苏联也根据情报搞过压缩空气弹射座椅的实验,不过结局是毁灭性的——第一次实验就来了个“椅毁人亡”,幸好使用的是假人——座椅爆炸了!压缩空气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仅座椅四分五裂,假人都给炸成了几大节!
战争开始后,苏联空军的弹射座椅研究不得不暂停了下来,但随着“幽灵”和伊-20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空军对于弹射座椅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副统帅在得知曾经的弹射座椅研究后,直接拍板——使用火箭动力,其它一切免谈!
技术员们速度超快,把压缩空气换成了自制火箭,不过第一次使用假人的实验同那次“椅毁人亡”事故也差不多!
他们在机库里进行试验,在地面上接了个牢固的地桩,用一根钢丝绳连着椅子,免的撞上机库顶。然后在座椅上绑了个重80公斤的假人,电子点火——随着电源接通,“嘭“的一声巨响加上火箭点燃后的烟雾腾腾,场面蔚为壮观!最后极短时间内又是一声什么东西被撞坏的巨响!
等烟雾渐渐散去,所有人发现座椅竟然不见了!
当时设计局二号试飞员图科列夫少校就在现场,看到这一幕后愣愣的转头对身边人说:“打死我也不坐这个危险的炸弹!”
座椅不是爆炸,而是飞走了:显然副统帅指示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至少座椅能飞起来,不过下边的人把事给办砸了!那条差不多有小拇指粗细、连在地桩上的钢丝绳竟然被崩断,更过分的是高大机库的铁皮屋顶给开了天窗——工作人员在离机库一百多米外的雪地里找到了那个摔得不成样子的座椅和上头的假人!
火箭点燃初始加速度过高,座椅加上假人就像炮弹一样给“发射”了出去,巨大的动力连钢丝绳都干净利落崩断,换成人在上边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