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并没有如约去知青们住的南屋儿。而是迎着弟弟去了二伯家的鞋铺儿。
二伯于得名的铺子在“桥头街”——街北西头儿,与村头儿吊挂着大笨钟的“老曲柳”并肩,同“老寿星槐”隔街相望。
小鞋铺儿只有两间通开的门面儿。
门楣之上低低地悬挂着一块不起眼儿的招牌,上书“于记鞋铺”四个大字儿。
文龙举头望过去,圆月的银辉投在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黑、白油漆俱已斑驳,开始了点点脱落。在清冷的月光下,匾上黑白分明的漆光反射着微弱的光芒。
早在三年前,“于记鞋铺”就“瘦身”变成了“于己鞋铺”。为此许多慕名前来订做鞋子的外乡人还都以为鞋铺儿老板“大名”叫“于己”呢!
走进铺子,里面的布置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靠墙跟儿,西、北、东三面儿,全都竖着齐屋顶儿高的木质货架儿。
货架上稀稀拉拉地摆放着一双双大小不一的鞋子。
文龙一撒目儿,鞋子约有三、四十双,几乎全是布料做的,样式和颜色也都很单一。
这些早就做好的鞋子,根据男、女、童三种样式分类,分别列置于西、北、东三个货架上。各式货架上的鞋子也都按照“码儿”的大小,依序排列。
虽然放置在货架子上的布鞋没有多少,但是,整个鞋铺儿,上上下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乍一打眼儿,倒也有些像模儿像样儿。
在文龙看来,这小铺子与城里的鞋店相比,着实有些太过“寒酸”了。
他思忖着,在渺无一人的铺子里,转了一圈儿。
这才推开后门儿,来到了后院儿……
早先杂草横生的小院落儿,早在三十年前就已被整理了出来。
如今在于陈氏的精心打理下,更是长满了一畦儿一畦儿的时令菜蔬。
抬头北望,映入眼睑的是两间不大儿的正房。
东头黑魆魆的那间儿是于得名的休息室兼库房。
西头儿,正亮着灯火的一间儿是鞋匠的作工现场。
文龙一撩门帘儿,就看到弟弟继祖和他的嗣父嗣母了……
他张嘴儿就打招呼:“二伯娘!二伯!”
“啊哦!文龙哥来了!”继祖一抬头,拿着手里正在剪着的“镶鞋沿儿’用的“白斜纹布”和剪刀,忙从小凳子上站起来,给他哥让座儿。自己则屈尊就座,半片儿屁股落到了旁边冰凉的“鞋站”①上。
“噢!是文龙啊,你不在家里编条货,怎么有空逛到这儿来了?”坐在缝纫机前,正忙着“砌鞋帮儿”②的于陈氏听到文龙的招呼声,一抬头儿,看见文龙进屋来了,也赶紧站了起来。
“文龙,快来坐坐吧!”二伯正弯着腰,在窗边的“大木案子”前“下鞋帮儿”。他一扭头儿,抬了抬眼儿,从老花镜的上方看了看这个能干的大侄子。
说完,又返回身,手里的大剪刀“唰唰唰”地继续裁着,丝毫没有“挪窝儿”的意思。
“娘!俺正要跟你说呢!文龙哥可能冻着了,有点儿发烧。娘不是有个偏方儿唻?”继祖放下手里的家什儿,急忙插话儿。
“喔?冻着发烧了?”于陈氏看了看文龙的面色,“咝拉”一声,“脸上也看不大出来啊!”她边说边挪动着小脚儿,来到文龙面前,一弯腰,伸手就摸文龙的额头。
于陈氏与众不同的高大个头儿,天生就能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
坐着的文龙尤其感觉“压力山大”,他像遭遇“条件反射”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