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像是哪里突然不舒服了,握紧了筷子,皱起了眉头,合上嘴巴一声未吭。坐在他旁边的唤弟眨眨眼,笑道:“哈哈,俺猜着了,是‘眼睛’!对不对?干爹。”
听了唤弟祭出的谜底,欧阳点点头,把皱起的两条眉毛打开到九点一刻,轻轻抿起嘴来。赵书记“啪”地一拍大腿,高兴地赞道:“嘿!还得是我姑娘,一眨眼儿的工夫就给我把谜破了。厉害!”
唤弟放下手中的汤匙,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搓搓手道:“干娘,俺吃饱了!也出个谜给你们猜:‘洪武盛世’,打一电影演员名字。”
边上的欧阳不假思索地抢答:“朱时茂!”
唤弟的干娘看大家都放下了筷子,赶紧站起来说:“哎呀!你们抛的闷儿跟我们那地儿的还真不一样,我也猜不方,就不跟着你们费神了。我收拾桌子了!哎,光猜闷儿去了,饭没大减少,欧阳医生吃饱了吗?”
欧阳忙站起来说:“婶子,我吃得饱饱的了!您先收拾着,我陪唤弟遛遛腿儿去。”
唤弟的干娘忙答应:“好好!那你们快去吧!”
欧阳一等他婶子的话落,就扶着唤弟的胳膊把她拖了起来,“起来走走吧!我发现你一回家就变懒了,我可是跟医院下过保证的,必须要监督你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复健任务。快起来!”
唤弟一撇嘴儿,假装不高兴地说:“哎呀!欧阳舅舅比希特勒还厉害,人家刚吃完饭,还没喘口气呢,就叫人家锻炼!”
欧阳好气地苦笑了笑:“得了,你还不如叫我魔鬼呢!这希特勒也太难听了。算了,你爱咋叫咋叫,我懒得和你计较了。不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就是真成了希特勒,也少不了你两腿的锻炼。”
唤弟被欧阳强制着拖到楼梯口上下楼梯,二人边锻炼边天南海北的聊天。
唤弟佩服地问欧阳:“俺刚才的谜语舅舅怎么猜得那么快呢!是以前猜过这个吧?”
欧阳摇摇头道:“那倒没有,不过我之前对猜谜有过研究确是真的。其实,这谜语呢,不外乎就是以文字的含义,借用一字多义或者一词多义,还有笔划组合,字型结构以及摹状象形等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的音、形、义上相扣合。凡是谜语都由谜面、谜目、谜底这三部分组成。谜面是出谜者抛出的题目;谜目是猜射范围(即打什么);谜底则是谜题的答案。猜谜之前,先要仔细分析谜面,再看要求猜什么,同时还要看是否标有谜格。你这条灯谜的谜面是‘洪武盛世’,‘洪武’呢,一听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提起‘洪武’,自然就会联想到‘朱’字。因此就要以‘洪武’扣‘朱’字。‘盛世’自然是‘时茂’,那就不用我多说了。还有谁不知道朱时茂就是电影《牧马人》中的右派知识分子许灵筠?这又正好符合‘打一电影演员’的谜目。这种猜谜法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正面会意法’,即‘正扣法’。”
欧阳的侃侃而谈果然唤起了身边小女孩的求知欲,她忍不住问道:“舅舅,有‘正扣法’是不是也有‘反扣法’啊?”
欧阳听唤弟如此问,顿时来了劲头儿,他精神抖擞地说:“当然,‘反扣法’也叫‘反意法’,就是从谜面文义相反的方面联想,以寻求谜底。取与谜面文义相反的意义,即‘反面会意’。‘正扣法’是在谜面文字同义词或近义词上去寻觅,‘反扣法’则是在谜面文字的反义词上去觅底。例如:谜语‘读新书,读好书’,猜一成语,其谜底就是‘不念旧恶’。怎么说呢?‘读新书,读好书’即‘不读旧书,不读恶书’,‘读’解为‘念’。简写即是‘不念旧恶’。”
唤弟赞道:“舅舅真行!对猜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