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类的电影作品有个通病,就是喜欢的会很喜欢,而不喜欢的人则完全无感。以粉丝群体最大的经典《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为例,忠实的粉丝甚至愿意倾家荡产购买电影周边,费心费力收藏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而他们身边总是会有几个看不下去《星球大战》的朋友觉得这种行为脑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虽然是软科幻主打设定,但确确实实是科幻类题材的电影,所以它面临着一样的境地:爱它的人将它捧上天,不喜欢它的将它贬得一文不值。安吉拉就是被男朋友拉着来电影院的,可是一百多分钟过去之后她只有一个感觉,这部电影确实很Cool,但她完全抓不到那些点,“我们干嘛要在这里浪费两个小时,去逛逛街买点儿衣服再吃点东西不好么?”
雷吉已经跟朋友来看过一次了,第二次看还是觉得《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很好看,他之所以拉着女朋友来电影院就是为了分享一下好作品,可惜这女人的脑袋里装的永远只有新衣服和吃的。想到这里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果然胸大的女人就是无……法让他自拔,“好吧,你说得很对,我们晚上去吃点儿什么呢?”
“上西区那儿新开了一家意大利餐馆,上周吉娜跟她男朋友去了,听说很不错的。”安吉拉掏出化妆镜来补妆,电影院里虽然开着空调可她还是出了不少汗,把她早上画了两个小时的妆都弄花了。
西南偏南大会上流出的一些消息各家媒体事先有收集过,当初参加过试映活动的那批观众评价都相当不错,所以即使收了非死不可的好处影评人们也不敢一上来就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往死里踩。但首日票房的统计结果出来之后他们就压制不住自己的麒麟臂了,一部首日只卖出十一万美元票房的电影,他们说是烂片民众绝对会信,于是打字码影评的时候心情格外轻松。
在美国影评人都是依托传统新闻媒体而生存的,各大报纸乃是他们的主战场,写出影评之后他们就会送到有关系的报社去刊登,稿费通常不会太差,至于运营公众号、大V之类的东西在美国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显然是第一部电影的成功与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这一头衔让年轻的Paul有些得意忘形了,这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通篇只有冗长无趣的对白和意味不明的超长镜头,让人看了完全不知所谓。笔者可以在这里负责人地说,我们的导演入错行了,他应该在大学的话剧社里排话剧而不是出来拍电影。”
基蒙·李满意地看着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只要是没有给他红包的电影他都要踩一脚,梁葆光没有拿出应有的姿态来,他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当然要好好教训一下。虽然都没有去电影院完整地看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但看看同行写的文章之后他也能有板有眼地弄出一篇完整的影评来。拿起电话给相熟的编辑打了个电话,确认对方已经受到了电子邮件他就放心了,《纽约邮报》的读者还是不少的。
影评人们泾渭分明地站成了两队,一部分痛批《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垃圾,而另一部分人则坚称这是划时代的神作。显然,后者的人数比起前者来实在不够看,所以双方的争论一直不对等,当否定者们四处散播“面对这样烂的电影还能说好话,肯定是收了好处”的论调时,他们反驳得有些无力。
贼喊捉贼的情况太常见了,这年头谁人多谁叫的声音大谁掌握着喉舌谁就是对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次日票房不但没有涨,反而直接掉到了九万多美元,弄得青鸟电影工作室里都议论纷纷。
“西卡啊,葆光OPPA的新电影似乎不太顺利呢。”Tiffany和S.M公司那边一说被邀请去美国参演电影的事情,立马就得到了放行,而她马上就要去纽约参加《爆裂鼓手》的拍摄了,对梁葆光的相关新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