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罢了罢了,还是看缘分吧,她也不多想了。
只是汤鼎那里,路瑶皱皱眉头,“我记得他的嫡女才十二岁吧,两个庶女好像还没有议亲,汤世子指的是哪一个女儿。”汤世子夫人为汤鼎生了两儿一女,女儿最小的。
可问题是汤鼎除了一个嫡女之外,还有三个庶出的女儿,有两个年龄跟大军还有二军相近的。
“不拘哪一个女儿。”
那就是希望两个庶女的其中一个嫁进来了,路瑶皱眉,若是两家结亲,国公府的门第确实是马家高攀了。可路瑶却不愿意让汤鼎的庶女嫁进来,若是嫡女就算了,毕竟那是汤世子夫人亲自教导的,路瑶也常见,心里也认可。
汤世子夫人虽然是个算大度的正妻,但再大度也不会用心教导庶女,马家又不打算高攀国公府,她跟汤世子夫人的关系不错,路瑶自然不可能娶庶女回来,但国公府家的嫡女也不是他们攀的上的。
汤鼎既然对马励说,就有这个意思,想两家结亲。除非大军自己有意中人,或者大军娶博雅,不然娶别人家的女儿,汤家心里估记不舒服。
呼,想到儿子的亲事,路瑶便上了心了,她自然也知道娶妻娶贤,若是娶个不安份的回来,到时候家宅不宁,那可麻烦了。
虽然路瑶不刻意关注陈家,可陈家那些媳妇勾心斗角,婆媳不合,妯娌不睦,路瑶从陈氏那里也是听了不少的。
她有三个儿子,自然希望几个儿媳都是安份的人,而且长媳犹为的重要。古代一般很少有分家之说的,一大家子人几兄弟,甚至后代都住在一起,不像现代儿子大了娶亲就分出去住了,并不一定要跟父母兄弟住在一起。
“还是要大军和二军喜欢吧,夫君,我觉得孩子们的婚事都让他们自己挑吧,要是我们挑的,他们不喜怎么办,毕竟过日子的可是他们。”路瑶说服着马励。
“胡闹,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哪轮到几个臭小子们说话。”马励在这方面很坚定,看了路瑶又道:“你就不怕到时候几个臭小子给你娶个搅事精回来,到时候为难的可是你。”
路瑶笑笑道,“不是还有夫君你把关嘛,而且我也不会希望这样的媳妇进门的。”
“说的轻松,反正你好好看着,我觉得汤鼎的嫡女倒不错,适合长媳人选,只是年纪小,而且以我们的门第高攀不上。倒是博雅是你的亲侄女,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品性都不错,做为长媳也合适,只是年纪也小。不过二军跟博雅年龄也相近,日后博雅嫁进来,与你也更亲近一些。”
路瑶心里咯噔一声,看来马励对博雅很满意,当下笑道:“你就不怕我偏心了博雅,委屈了你另外两个儿媳妇。”
这亲上加亲的,很多人偏心也正常的,想到马励心里也并不是很愿意汤鼎的庶女嫁过来,路瑶松了口气。
“你不会。”马励很肯定道。
路瑶却觉得难说,若博雅嫁进来,媳妇之间冲突,她表面再公正,多多少少都会偏心自家的侄女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路瑶也不例外,若不是因着亲近不能结婚的结,她倒不介意博雅嫁过来的。
洪武十七年,冬,大军和二军还有三军都赶回了京城。正好要过年了,见到孩子们回来,路瑶非常的开心,如今她挺着九个月大的肚子,非常的吃力。
大夫诊脉说是双胎,路瑶和马励惊喜的同时也隐隐的担忧,马励更是亲自去请杨大夫来坐镇路瑶这一胎。
八月之时,杨婉又给元洲添了一子,如今大家都看着路瑶这一胎了。
“大军,你也成年了,若有意中的女子,你便告诉娘。”路瑶看着长子,眉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