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觉得我历史还可以,但是现在看看,连这种英雄人物都不知道,真是惭愧。”
“你的历史都来源《水浒传》《三国演义》怎么能了解这种平民英雄?”
“平民英雄,是啊,不知道还有多少平民英雄。”
“最后他们唱的是《弟子规》吧,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好悲伤啊。”
“是因为二胡和羌笛的关系吧。”
“这个作曲的也厉害,应该是我们江阴人,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了解江阴话。”
“哎?最后那段是江阴话?前面那些人唱的也是?”
“前面不是吧,好像是越州话。”
“对了,里面演侠客的那个姐姐,后空翻好厉害。”
“那个乞丐才厉害,感觉超神了,是不是有威压?”
“威压线是会反光的,应该是真功夫。”
“以前觉得唱戏难听,现在好像发现,是自己无知了哎。”
“我以前觉得唱戏就是乱哄哄,农村在喜欢这东西,我是不是有色眼镜了?”
“作为新时代的华夏青年,怎么能带有色眼镜看待事物?爹检讨。”
“那个演地主家女儿的姐姐也漂亮,千娇百媚的,啧啧。”
“说到这个,武训怎么这么不识相?人家地主女儿要嫁给她,竟然拒绝了。”
“可能脑子有问题。”
“你懂个屁,这是传统文化对于爱情的定义,发乎情止于礼,你想想,那是武训都是中年了还是个乞丐,那个地主家女儿才多大,在古代这就是********这么严重?还是现在好,自由恋爱。”
“自由恋爱是好,但是对爱情没有以前人那种向往了。”
“瞎说,以前人根本就没有爱情,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你知道不知道,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迸发出真爱啊,才有对爱情的敬畏和尊重啊。”
“瞎说。”
整个食堂的人都在讨论着《武训传》,虽然各种跑题但是确实像教导处主任说的那样,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会有一种来自本能的抗拒和抵触,这是一种自然的保护机制,但是人同样对于未知的东西有好奇。
这一代的学生都跟王耀差不多,是80后,从小是听过戏曲的,小时候哪家红白喜事都会叫戏班子热闹,所以他们也是从小听过这些戏曲的,但是那些戏曲都是一些以热闹为主的。
而且那时年纪小,也听不懂唱的什么,只能感觉到吵,这种吵让很多80后对于戏曲这项表演形式本身就有一种抵触心态。
再加上社会风气,宝岛香江那边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流行文化入侵,新型的流行歌曲,偶像剧等等,让大部分人对于戏曲的印象就是一个词‘老土’。
所以这些人更是从心里抵触戏曲这种东西了,甚至一提起戏曲就嗤之以鼻,但是现在真正能了解一下戏曲,不说故事,单从那种舞台表演形式和有些熟悉的乡音,都让人感受到温馨。
再加上剧本故事表演的好,一下子让所有人察觉到,戏曲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跟自己想象中那种咿咿呀呀,鬼哭狼嚎,敲锣打鼓完全不一样。
戏曲像是一部电影,一部跟观众有交流的电影,台上演员会因为台下观众的叫好声兴奋,观众也会因为表演而惊叹。
戏剧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第四面墙。
因为不管在镜头还是视觉的框架下,只能写实的显示出三面墙,还有一面,是正对观众沿着舞台边不存在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