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戴高乐机场,边学道打车,直奔马成德和律师团下榻的酒店。
马成德先边学道两天到法国,提前跟法国的中介和法律机构接触。
路上边学道提前打了电话,想到会有人在酒店大堂等自己,但没想到等自己的人会姓祝。
边学道走进酒店,一个坐在大堂沙发里看杂志的年轻男人跟他挥手。
乍一看,边学道差点以为对面是费翔。
他又仔细地看了两眼,近看就看出了不同,这人的眉毛比费翔有棱角。
拿不准对方是什么来路,边学道站住脚步说:“Excuse-me。”
对面的男人伸出手,一脸笑容地说:“边学道吧?我是祝清源,植淳的十三叔。”
十三叔?
边学道瞬间想到了黄飞鸿里的十三姨。
虽然是男的,不过这个十三叔也够美,啊不,够帅的。
可是……
这个十三叔怎么看着这么年轻?
还有他这一口发音奇特的普通话,感觉是常年在国外生活的。
祝清源补充说:“我跟植淳同岁,生日比他小两个月。”
看见边学道脸上的表情,祝清源哈哈一笑:“植淳早就适应了,他后面还有四个叔叔、三个姑姑呢。”
边学道看过祝海山的手稿,知道这种情况的成因是什么。
因为身处的时代比较特殊,祝海山中青年时期大多数时间都在淘文物,结交几十年后发迹的官员、商人、学者、名流。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祝海山事业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也是在那段时间,祝海山在各种场合结识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红颜知己。
所以,真算起来,祝植淳的一些小叔叔和小姑姑,可能比边学道还年轻。
两人走到电梯口,等电梯的时候,祝清源说:“我听说了,你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算起来咱俩同辈,你叫我十三哥就行。”
十三哥……
边学道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祝家二代中第一个向自己伸出橄榄枝的。
看看祝清源的脸,其实很好分析。
祝清源是混血儿,他母亲很有可能居住在国外,没跟祝海山生活在一起。
所以,就算祝清源后来认祖归宗了,但祝家老大的儿子比都祝清源大,这样的兄弟没什么感情,也谈不上亲情,就算交流,中间隔着不知多少条代沟。
推导下来,祝清源在祝海山这棵大树下享受一片荫凉没问题,但想在祝家掌握话语权,那就难比登天,最起码他前面有十二个哥哥,若干个姐姐、姐夫。
因为在祝家压根没有多少股份,所以,无论祝海山给了边学道多少好处,祝清源的不爽程度要远低于祝植淳爸爸和几个掌权的叔叔、姑姑。
另外,边学道没想到的是,祝清源其实很乐于看见有人来分一杯羹,因为只有搅动局面,他这样的边缘人才会升值,成为各方“团结”的对象。
所以,祝清源对边学道没有多少敌意,特别是,他接下来还要有求于边学道。
因为……祝清源是个酒商。
…………
在酒店房间,边学道见到了马成德。
马成德还是一副光头,但没穿僧衣,穿了一身唐装。
跟在山上时一样,马成德还是那么沉稳随和,细长的眼睛像平湖一样,可是边学道感觉出了不同,马成德身上的气场不同了,尽管内敛,但很有派头。
不是装出来的那种派头,是真有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