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关坤瑜便搭乘赵叔送货的牛车回家了,走到屯所外围的时候赵叔便将他放了下来,自己继续去送货。
路上,关坤瑜背过手去掂了掂包袱,里面的银子沉得狠,这种沉重让他不由的感到一阵安心——果然手里有钱心里才能不慌啊!
“我是不是该找个地方把这银子给藏起来呢?”
关坤瑜认真的考虑着,在现代大人便有没收小孩子压岁钱美其名曰“帮你存起来”的习惯,而在明朝,情况则更为糟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非常确定,自己如果把这五十两银子给拿回家里去的话,大头铁定是要上缴家库的,自己口袋里能够落下三五两的零花钱就算不错了。
其实这也是此时的常态,华夏封建王朝时期的最小社会单位从来都不是家庭而是宗族,最小也是家族,真正以家庭为单位存在的只是非常稀少的一小部分而已。
就如同关家,人口实际并不多,就连个仆人也没雇,却仍然是以家族为单位存在的,别说关坤瑜这个小盆友,就连他老爹都没有财政独立的权利!甚至于,不只是财政独立,人身独立的权利亦是没有的!
整个家庭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要上缴家长,然后再由关老爷子往下分配“零花钱”,当然了,这只是关老爷子作为家长的权利,但除了一些紧要事务之外他并不巨事无遗处理所有的财政事务,而是将这个权利授权给了老太太。
简单点说,关家是没有个人收入这么个说法的,整个家族就像是一家公司,你挣了十万的利润,但这十万的利润并不属于你,而是属于你老板(关老爷子),属于你的就只是你那千把块钱的工资(零花钱)而已。
大明朝里虽然每一家人的具体处理方式并不尽相同,但关家的这种家族构架却是最为常见的。
这也是让关坤瑜非常别扭的一点,把钱上缴给自家人他并无所谓,关键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领导审批的感觉太难受了,尤其是对于穿越者来说,他们经常或者说必须做一些在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头上戴着个紧箍咒的话显然很大一部分就别想做了。
如果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来打破这种构架,只要关坤瑜仍然生活在关家这个大家庭之中的话,那他只有熬到呆呆爹驾鹤西游之后才能有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这无疑是非常悲催的情况……
对于有大量事情希望去做但又缺乏启动资金的关坤瑜来说,这些银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思前想后,关坤瑜还是决定把银子给私下藏起来四十两,反正除了武老爷之外也没人知道自己拿了多少。
背着个大包袱进了屯所,一眼便见到了货郎张和二伯母。走进一些,隐隐听到“钗”,“二两”等等词语,似乎是二伯母向货郎张买了个挺贵的钗,不过,这并不管关坤瑜什么事,所以他大大方方的走了过去。
“二伯母好。”
正和货郎张锱铢必较的二伯母听到关坤瑜的声音之后才发现他,当即“哼”了一声,道:“你拜了个秀才师父却不好好学习,偏生要到处去耍,真是白费了这么好的机遇。就你这德行,陈师还能一天教会那么多字,当真是个名师,这若是换了我们坤如该多好。”
拜了陈继儒当师父美妙还是倒霉,让关坤瑜来说那肯定是倒了血霉的!但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二伯母的观点却恰恰相反。
显然,二伯母虽然对坤如的师父——王公子的身份比较满意,却对他的离开深表遗憾,同时又看到了陈继儒的“优秀教学能力”,不由得开始幻想若是这两个人都只教导自家坤如一人的话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