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编辑把手中的记事本和圆珠笔放回他拎着的公文包里,然后就和戈文针对邀稿的一些细节交换起看法来,在确定了稿费、原稿是否会有修改等等琐碎的事情之后,戈文便站起身把他早已完成的第二篇历史文化散文——《莫高窟》拿给了这个编辑应付交差。
这篇《莫高窟》因为和《道士塔》取材基本相同,又都是戈文应对劫难后广大人民的苏醒的文章,因此在完成《道士塔》之后,他就早早开始了创作,前几天也终于完成了。
看着《文汇报》的这个编辑有些惊讶的眼神,戈文的心中有些小得意,可是他的脸上却是风轻云淡。
低下头快速的阅读完《莫高窟》,这个编辑抬起头看着戈文感慨的说:“原本以为要等好多天的,没想到你又写完一篇《道士塔》这样的散文,而且文笔、思想与《道士塔》相比,这篇《莫高窟》不仅仅在文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便是文章蕴含的哲理也是一脉相传,实在是了不起!”
“呵呵,主要是这篇《莫高窟》与《道士塔》是姐妹篇……”戈文微笑着谦虚了一下。
既然已经达到了此行的目的,还意外的提前拿到了戈文的稿件,这个编辑就有些坐不住了,如果趁着现在读者们的注意力仍然高涨的时候,推出了戈文的第二篇文章,那引起的轰动绝对比过几天强。
想到这里这个编辑终于坐不住了,他匆匆和戈文解释了一下,然后又来到巴金的面前向老人告辞,之后就快步的往《文汇报》编辑部赶去。
戈文与《文汇报》编辑谈话的场面全都被一个房间里的巴金看在眼里,他的心中也是颇有欣慰。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看来戈文却是真的懂了,搞文字工作的虽然都是以作品来论成败,可是文无第一,年轻人的成功还是很容易会引来争议和谣言的。
戈文送走了这个编辑,然后给巴金桌上的水杯添满了水,依然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来继续低头写作,在他右手的斜上方一张已经写满了文字的稿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连窜的英文,顶端的标题写着The Da Vinci Code。
……
就在《文汇报》的编辑接到戈文的文章的第二天,《文汇报》在副刊的头块很显眼的位置登载了戈文的这篇《莫高窟》。
编者语里,写到:
戈文同志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思想界的青年学者,他把自己作为学者的思想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于是他的散文便成为目前散文界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看戈文的散文,扑面而来的是那浓郁芳馥的文化氛围,他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批判的眼光,感悟大千世界,认识人类自身,从而使作品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他的散文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
这一篇《莫高窟》就向读者展示了戈文同志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毫无疑问,这篇《莫高窟》必将和《道士塔》一般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崭新范例。
……
就如同戈文第一篇的《道士塔》一样,这篇《莫高窟》戈文同样没有完全按照前世余秋雨的那篇《莫高窟》行文。戈文在写《莫高窟》的时候,全部都是用的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章中的思想也与余秋雨的不同,可以说,这篇《莫高窟》已经脱离了前世余秋雨那篇文章的藩篱,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是完完全全依靠戈文自己创作的,只是借用了莫高窟这个文章名字罢了。
其实早在戈文发表《道士塔》之后,有很多作家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这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