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之1983 > 第105章 来自《读者文摘》的约稿信

第105章 来自《读者文摘》的约稿信(1 / 3)

针对这些天来报纸上的争论,戈文终于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最新一期《文汇报》副刊的“文艺百家”栏目上登载了戈文的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并不是很多人所期待的那样是一篇新的散文,也不是针对这些天文艺界争论的“戈式散文”这个名头究竟合适不合适,这就是一篇很普通的随笔而已。

在所有文艺界作者和读者的注意力都聚集在戈文散文的定义上时,戈文却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更实际的地方。他在文章中写道:

所谓的名利之争,对于我对于读者来言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读者喜欢的只是那些让他们感动的散文,他们才不管什么戈式散文、李氏散文;而我所注意的却是自己的文章是否得到了读者们的喜爱,是否得到了读者们的认可,而“戈式散文”的名头能帮助我得到这一切吗?我看未必!

“戈式散文”听起来是很响亮的名头,可是这个名头对于我而言,能起到什么作用?我想得到读者的认可,依然要努力创作优秀的散文,依然要埋首在浩瀚历史长河的故纸堆里,该下的功夫一样都不能少,该有担心一样仍然存在。读者不会因为他们看的是戈式散文就直接认可和喜欢我的文章,我依然要迎合读者的喜好,依然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文章要有优美的文笔、深刻的哲理、充沛的感情。

我承认把我所写的散文称之为“戈式散文”是一种很高的褒奖,可是如此名誉对我来言,是一种很大的负担,目前小子我确实没有资格承担。其实我写的只是文化散文,更精确的说是历史文化散文,因为这种散文的理性和感性,这种散文更适合那些有着文学才华的学者或者是专家,从这个角度看,我所写的这种散文又可以叫做学者散文。

现在争论什么“戈式散文”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之所以写这些散文,只是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想让读者们明白一些哲理,至于什么创新之类的说法,在写之前,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我知道,一篇文章在作者写完之后就已经不再属于作者,每一个读者都会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不同的理解。一千个观众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文艺创作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我还是想让读者们能够真正的明白,我写这两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我希望大家能够接受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场很热闹的情景喜剧,剧中的人物都有着他们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我无从辨别哪一方才是真理,哪一方才是正确的,可是我却发现了这场戏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舞台上卖力的演出,还有些人在后台默默的做着其他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那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决定要去敦煌研究院上班,决定要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敦煌文化。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这个毕业生将像那些敦煌文化研究者一样,在甘肃辽阔的沙漠中度过下半辈子,孤独、寂寞可能会陪伴他的一生。同样是因为这个决定,敦煌文化会因此而更加的灿烂,会有人去巩固那已经濒临倒塌的敦煌石窟,会有人去修补那已经破损的壁画、塑像,会有人研究敦煌文物的历史和艺术……

个人生命的价值在这一刻开始发出绚烂的光芒,而祖国也因为有他的存在而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戈文在文章中不仅仅将那个北京大学毕业生的事情写了下来,他还在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敦煌文化的悠久历史,介绍了国内敦煌文化的研究历程,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建立、发展和贡献,还有敦煌研究院即将要发行的杂志——《敦煌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学者们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名誉,总之戈文就是向每一个读者灌输一个道理——如果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比作一窜靓丽的珍珠的话,那敦煌文化就是这串珍珠里最大

最新小说: 论白月光如何在修罗场里艰难求生 蜜蜂膝盖银子弹 我惦记你很久了 黛玉与福尔摩斯 少爷又在想我 摊牌爱意 籍籍有名 八零娇美人被读心以后 我见青山 嫁给未婚夫哥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