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航海的意义
此时,距离长孙澹第一次见到这艘巨船已经过了五天。
在岳州休息了几天后,这艘船再次踏上了前往泉州的路途。
长孙澹见到这艘船的时候,已经给这艘船想好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黄帝号。
本来长孙澹是打算将这艘船起名为“大唐号”的。但是想想这“大唐”二字背后的深刻意义也就只能作罢。要是取名“大唐”的话,这艘船就满载了政治意义,这会让她未来的行程充满很多不可知的变数。
取名为“黄帝”号就没有了这些顾虑。而且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就是在洪荒时代披荆斩棘的建立了很多的功绩才获得的,这和要准备地理大发现的这艘船的一往无前的精神无疑是高度契合的。
这次黄帝号的目的地是泉州,然后从泉州这个最重要的海港出发去往其它更远的地方。
此时的长孙澹正站在这黄帝号宽大的甲板上,看着这许许多多的武备,有一架投石机,十二架改进过然后又放大的矩形床弩,以及高大的拍杆。
本来,在长孙澹的计划中,这艘船应该是要装备已经基本成熟的火炮的。可是在最近的一次火炮试验中,表现最好的一门火炮的使用寿命也仅仅不到五十发,而且射程不超过一千米。而改进后的床弩的射程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米,投石机的射程更是高达三公里,当然了这样的路程基本是没有什么威力的。
不过长孙澹却将火药武器弄上了船,不过是投石机也好,还是床弩也好,都可以发射火药包,这威力的问题都也解决了。
不知不觉间,黄帝号也越来越快。长孙澹却是发现了岸边一处高耸的崖壁上刻着两个巨大的字,只是距离的原因却是没有辨认出来。
于是就招来了躲在一旁喝酒的武元庆,问道:“那是什么?”
武元庆打眼一瞅,就说:“你连‘赤壁’都不知道吗?”
长孙澹有些哑然,不知不觉间居然就来到了这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赤壁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曹操平定了北方,亲率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东吴。面对强大的敌人,吴主孙权采纳手下谋士的建议,联合刘备共同抗曹。当时,曹军驻扎在赤壁江北,孙刘联军驻扎在南岸。吴国孙权的都督周瑜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烧得曹军连环船溃不成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小的兵力大破的曹操,从此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长孙澹听到赤壁二字,毫无疑问就想起了苏轼那首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本来还想占个便宜把苏轼的这首据为己有,可是一想到后面的“早生华发”,立时就焉吧了,还早生华发了。
不过见到这么有名的地方,不做首诗的话有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可是看看这手边又没能够捞起来折断的战戟,这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也就没有了意境。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对不起自己了。
武元庆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这念念有词的长孙澹,觉得今天的一切似乎有些不正常。如果他听懂了长孙澹的话的话,那这个问题明显就会更加的严重。
既然这当不了诗人,那就做一个熟人吧,想想这凡是著名的诗人好像没有几个好下场的,比如:李白杜甫;再比如海子。这长孙澹的心情立马也就平静了下来。
上帝果然是公平的,以长孙澹的写诗水平,能够写出的诗句不外乎“大海啊,你都是水;骏马啊你都是腿”这种的无病乱叫型的后现代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