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对于南宋来说,是个不输于大庆殿的圣地。
这里,黎民政事军机要事,都会在诸多重臣和天子的商讨中落下大的策略方针,最后在大庆殿宣告群臣,最后再有大宋各部门之间配合实施。
可以说,有一大半的重要事情,皆成于垂拱殿。
从某方面来说,垂拱殿的小朝会,远远要重要于大庆殿的大朝会。
比如今天,垂拱殿就要决定一件关系到大宋未来数十年的重要大事:立储。
官家赵昚看不出喜怒哀乐的坐在椅子上。
谢盛堂看不出喜怒哀乐的站在官家身后。
其余人众,除去恭王赵惇,几乎都没什么大的情绪波动。
毕竟能混到垂拱殿参与立储事项的,就没几个庸人,全都在官场上养成了大家的气度——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沉的住气。
左右相公,汤思退和张杓立于臣首。
恭王赵惇和庆郡王赵恺,因为身份的特殊性,独立站在另外一个角落里。
赵昚看着众人,微微颔首。
意思说大家议事罢。
议事。
能有什么事,当然是立储。
到了今天,所有事情都将是水到渠成。
官家心里清楚,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赵惇必然成为储君,之后入主东宫,开始分政。
只有一个人。
与官家和谢盛堂一般,看不出喜怒暧昧面无表情的赵恺——他并不急,也不恐惧,更没有失落。
从自己被贬,李凤梧就没出过手。
如今的赵恺,依然渐渐成长,不再是当初那个有点得失就会患得患失的庆王。
而且他也知道。
就算是赵惇成为太子,自己也没什么可失落的。
对于储君这个位置,得之我幸,失之亦无不幸。
况且,李凤梧真会不出手?
赵恺怎么都不相信,李凤梧会就这么放弃,会就这么轻易的让赵惇入主东宫。
所以赵恺很是淡定。
相比于赵恺的淡定,恭王赵惇的情绪则要复杂的多——努力这么多年,无所不用其极,如今那个东宫之主的位置终于在望。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梦了好久,终于要把梦都实现。
这位皇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扯起嘴角的笑,却略略带着一丝神经质……
立储么。
当然不会一来就说,咱们立储君吧,我看恭王赵惇长得好看,出手又大方,官位又最高,咱们就立他吧……
还得先铺垫一下,表示咱们的恭王殿下德行所归,也是众望所归,于情于理,于功于才,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所谓名正言顺,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汤思退率先提到,庄文太子薨了三年,为赵室天家计事,我们应该在两位皇子中再选一位储君,早些培养,将来才能顺利接过官家的衣钵。
赵恺毕竟也是皇子,再没有立储的可能,在提立储的时候,还是不能漏了他。
况且还有个长幼之分。
这就是礼制。
虽然提到了两位皇子,但众人知晓,赵恺是来打酱油的,接下来大家就是要狂肆的歌功颂德恭王赵惇,让所有人……甚至于天下人都知晓,咱们的恭王殿下超过庆郡王赵恺成为储君,是水到渠成。
是天命所归。
汤思退开了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