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买的是什么书呀?我瞅瞅,嘿,《消失的乌托邦》,这可是俄罗斯大文豪的代表作,想不到郭大总编即便离开学校也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郭睿听着眼前这人阴阳怪气的声音,内心有些厌恶。
眼前这人叫常思林,是《新红学》杂志社的总编。
和《当代文坛》一样,《新红学》同样是国内文学刊物当中销量排在前三的知名杂志读物品牌。
《新红学》是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的大文学家胡希创办的刊物,原本是为了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而创办的存在,但经过数十年的停刊和再刊,时至今日,《新红学》虽然还是那个名字,但其实已经是表里不一,关于《红楼梦》的文学研究,在每一次的新刊内容更新当中,都仅仅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板块。
全刊九成九以上的内容,都是在紧跟时代发展,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本大型连载原创文学刊物。
而让两家总编互相看不顺眼的原因,其实最主要还是在销量方面。
《新红学》虽然是老字号,但《当代文坛》却是后来居上。
长久后浪推前浪,在短短四年时间不到,《当代文坛》的销量和影响力,就已经隐隐压过《新红学》一头。
但这也并不绝对。
因为两家的刊物质量相当,销售渠道数量相当,并无多大的差别,所以在销量上,两家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任何一方约到质量顶尖的稿子,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并不是说谁就一定能真正的压过谁。
而在三大文刊当中,排在《当代文坛》与《新红学》之上的,则是销量最多,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萌芽》。
《萌芽》杂志从五六十年代创刊之时,到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其销量一直都是毫无起色,甚至有很多年,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造成几度停刊。
但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当《萌芽》拉到一笔投资之后,杂志社便开始实现战略转型,在全国各地投入大批资金,以培养青年文学人才为己任,在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群体当中,进行广撒网似的的收稿。
于是,一个个万里挑一、天才横溢的少年作家一跃而起,自《萌芽》之上大放异彩。
许多中学生的文章、小说在刊登之后,甚至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
一时间,《萌芽》便成为了所有喜爱文学的少年人眼中必备的选项,人手一本《萌芽》,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校园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道靓丽风彩。
郭睿创立《当代文坛》有很多契机在驱使,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满怀激情的他,投稿《萌芽》的时候,没有通过。
没有通过!
当时他就震惊了!
----
感谢以月之痕,苏格兰老斑鸠的打赏,新的一年,新的一月,求订阅,求保底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