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于是出现了一个小型船厂,专门制造水泥船。
船不大,一两吨,质量更差得要命,就是用钢丝铺成一个网,上面浇灌水泥,晒上几天,一条水泥船出来了。
但在圩内的沟塘,无风无浪,速度不快,装载量就是这么一两吨,对质量要求并不高。关键它不像木船需要定期保养,又极便宜,两三百块钱便能买到一条船。
父亲可能为两三百块钱算一个小账,李默不会算的。
他担心的还是几年后的破圩。
前世破圩,李家还没有好起来,家里的东西不多。闻讯后,河东哪边许多亲戚一起赶过来,挑的挑,担的担,二姨夫又将他们大队的船划了过来,在洪水扑过来之前,家里能带走的东西基本都带走了。
但现在不同,经过李默的推动,到时候家里的财产肯定不会少。父亲穷怕了,弄不好到时舍不得丢弃,洪水到来时还在搬啊搬,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父亲与自己水性一样,游一个几百米不成问题,能不能游几里路?弄不好就会出大事。但有了一条船在手里,再有亲戚们的帮助,洪水扑过来之前,基本就能搬走了。
其实那次破圩后,塘湾村百姓得到了教训,随后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船。
也不是没有作用,平时装装粮食上镇上,或者买一船猪饲料回来,有时候干活也能派上用场。
路路通后,放在哪里没有人管,几场雨下下来,水泥船一起沉到大沟里,沉就沉吧,船的使用才成为历史。
所以李默对中国的基建一直很推崇的,有路与没路,真的是两样。
“让我想想。”
“不用想了,听我的,没错。”
李广平还是想了好久,这个弯绕得太大,本来打算盖房子的,房子没有盖起来,却准备买水泥船。
公社编写的小册子就下来了。
李默翻了翻,七八万字,他所说的话多经过了修改,不是修改了内容,而是修改了用辞,也就是更“具有文字价值”,并且出现了不少术语。李默无语地将它放下,难道就是你们会玩文字吗?
这是写给农民看的,越口语化才越好。
但主笔的人要卖弄自己水平,让他怎么办?
然后李广平、李强、李实布与六手四人去公社开会,公社还招待了一顿,送了一张奖状,一个陶瓷脸盆,一个陶瓷茶杯,父亲喜滋滋地捧了回来。
李默不客气地说道:“爸,开心吧。”
李广平一愣。
“人家李实布李强想当干部,六斤贩买贩卖,也需要公社宽容,这才去的。你去图个啥?脸盆,茶杯?钓一天甲鱼最少能买三四个脸盆吧。或者开会光荣,真回到几年前你时不时去开会的光景,我一家就惨了!”
李默老妈也醒悟过来,然后数落着嫁到李家的种种不幸。
“妈,你也不要说了,”李默直揉脑袋,又道:“爸,这场合咱家少掺和,一家人过得幸幸福福才是真的。就像这个脸盆,不管怎么说,公社多少欠了咱家的情。”
不仅是推广大棚蔬菜,李默还听说公社打算采纳李默建议,推广鱼塘承包。
一旦承包后,李广平则不好钓黑鱼甲鱼了,但问题也不大,真到了那时候,李家也不需要李广平从泥里从水里抠来的钱。
但一张奖状,一个脸盆,情就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