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来新昌、安市、汶县三地皆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平郭城内显然不如此前三县。虽然太守府的诏令早已开始执行,但这里确实一片萧条之景。
在平郭转了几日,霍羽并未发现当地官吏有任何问题,于是便向着此次的目的地沓氏而去。
又经过了近半月的跋涉,商队终于抵达了沓氏。到达后的第一时间霍羽便安排了人手前往港口--沓津打探船只的情况。此时海上的航路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是应为航海技术的限制所致。但霍羽记得后世历史记载沓氏县是三国时期江南吴国与辽东公孙渊政权之间,使臣往来与军事行动的水陆转运站。
这说明当时东吴的海运已经能够在沿海地区展开,不过到达沓氏的这几日中,虽然见到不少东渡避难之人,但是商船的往来却几乎没有。多方询问霍羽才了解到东渡的大致过程,由于船只等交通工具的简陋和航海技术的落后,自青州沿海东渡必须要依靠左旋回流的漂流并要依海岸而行,以便随时获取粮食和淡水的补给。如此航海之法确实不利于货物往来。
海边沙滩上,霍羽看着蔡琰、糜贞、张宁、玉儿、赵雨等嬉戏打闹,自己去始终高兴不起来。熟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这沓就没有渔民一说,要说靠近襄平城的三县是靠着地理优势发展起来,那么这沓氏和平郭则必须想到自己的出路。
“主公,何事发愁?”愣神之间郭嘉突然上前问道。
“奉孝,可知这大海之中有何物?”霍羽指着眼前的大海言道。
“嘉不知,还请主公明言!”
“是该建立水军啦!”霍羽喃喃道。
“水军?”霍羽的前言不搭后语使得郭嘉一时大脑短路了。
“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可憎记得那日在洛阳羽所说之事?”
“主公是说海运?”
“对,就是海运。”
这日夜,霍羽召集赵云、郭嘉、糜芳三人在一起说着海运之事。糜芳不愧为商人世家出身,霍羽简短的几句话就让糜芳看到海运的好处,但是糜家根本不擅长此事。
“二舅哥,路要一步一步走,如今辽东最缺的就是匠人,此次返回襄平后,需要从沿海各地招募船匠送往辽东。只有造出适合海上航行的船只后,方可开启海运,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用生命去冒险。另外,我这里还有海盐的制法,不过此法只能在辽东使用。”霍羽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