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都会有人因为战争死去或者受伤。
压抑的气氛不仅仅需要宣传还有娱乐来调节,还需要更多的实惠来弥合民众心中的创伤。
德国可不是拥有两亿多人口的美国或者苏联,它只能更多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够和这些国家抗衡。
在调动了各个占领区内可以快速恢复生产的工业产能之后,欧洲地区的生活水平,正在一点点的缓慢恢复。
虽然赶不上战争之前的水平,可也算得上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希望了。
至少,法国还有英国占领区内,当地平民们的生活,已经比战争状态下的状况,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事实上,为了凝聚德国人民,保持这个民族高昂的斗志,李乐还有他的手下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
正在努力普及的各种政策,很多都是带有实验性质的,从细节到总纲,覆盖每一个环节。
比如说,德国宣传部就在拼命的发掘女明星,调集资源拍摄各种战争题材的电影。
甚至为了提高电影的影响力,李乐还命令德国开始普及有声电影技术,替换现有影院的落后播放设备。
各种各样战争题材的电影,会从柏林还有慕尼黑等城市辐射开来,影响到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李乐的计划,每一个月都要有新的电影上映,每一个月所有工厂还有其他单位,都要组织人员看一场电影。
电影院对于工厂还有职能部门组织的观影,是要免除门票的。这也是国家福利待遇之一,同样让民众欢迎。
捧红的明星要参加劳军演出,要尽可能的正面宣传国家的各种决策。要向民众们歌颂勇敢无畏的战争事迹,也要为征兵等活动助演出力……
而这只是宣传部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其中一个小手段罢了,之后还有各种定期集会游行等活动呢。
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凝聚力,也有助于国社党管控民众。
除了宣传部门之外,参与到其中的还有教育部门,以及工厂生产部门。
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凝聚力提升工作,尽可能的做到覆盖每一个人。
国家机器的力量,在这个时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众多福利面前,战争带来的创伤还有哀痛,就显得容易被遗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