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的人,与没有梦想的咸鱼简直就不是一个物种。
而里奇这样有了理想的人,战斗力就更可怕了。
为了游戏的未来!
为了明天!
里奇开始恶补起了该如何制作游戏!
原本他以为制作游戏很简单,但是当他开始学习之后,却发现制作游戏竟然非常的困难。
制作游戏,并不是说凭灵感,凭灵光乍现,凭借一个自认为非常好的创意,就能够制作出来的。
制作游戏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
制作游戏就像是工厂里面生产一个产品,虽说像他之前那样,完成特定岗位的特定工作,根本就不需要了解整个体系。只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行。
但是,那样仅仅只是能够完成工作而已,那样的工作完成的再多,想要自己制作也是痴人说梦。
也不是说那样作为一个岗位上一个螺丝钉的工作,是低端的下等的工作。
如果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想要做游戏也是不行。
但是,拥有了基本的技能,还要有一个世界观,一个方法论。在实际操作之上的精神作为指导。
对于里奇的学习,高桥觉得喜闻乐见。
任何一个喜欢学习的人,都不会是坏人。
哪怕是一个小偷,想要将别人兜里的钱偷到自己的兜里。也要去研究偷窃的方法,人性的弱点。
甚至,还要学会怎样当一个演员。在被偷窃者发现自己的东西没了的时候,四处张望寻找的时候,发现这个偷窃的人,才是最不像小偷的人。
商人虽然不违法的把别人的钱,挪到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合法的把钱挪到自己的口袋里,有时候比偷窃更加的困难。
而一款游戏,要让玩家觉得自然而然,要让玩家觉得很有趣。游戏制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也异常的艰辛。
或许无数个小时的尝试之后,才能做出来让玩家觉得很有灵气的一个关卡。
至于里奇学习的教材,有一部分其实是万户北美给与他们合作的北美游戏开发者翻译的英文教材。
不过,这套教材,实际上在北美游戏制作者中间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倒不是说这套教材不好,事实上这套教材在曰本,在中国,对员工进行再教育,效果都很好。
归根到底,可能是北美这边的游戏制作者,适应不了曰本那样的文化氛围。
虽然电子游戏越来越像是好莱坞电影一样,成为一个工业瓶。
但是电子游戏的文艺元素,还是占比很大的。
因为他们天然排斥这套教材,所以教材虽然发到了他们的手上,虽然经过了精心的翻译,但是他们却并不愿意读。他们甚至有些天然的反感任何来自于曰本游戏界的东西。
他们甚至认为曰本的电子游戏之所以卖的好,之所以比美洲人制作的电子游戏玩的人多,是因为曰本人的运气好。
与其学习曰本人制作游戏的方式方法,他们更愿意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
不过,这也不能说不对。
曰本的电子游戏制作模式,适合的是人数较少情况下,制作比较小巧而精良的游戏。
而美国的游戏制作者,往往莫名的喜欢追求一些“大场面”。
虽然现在的电子硬件水平,还不支撑起如此大的场面。
因为绝大部分的北美游戏人制作的游戏,都空有一种情怀,听游戏描述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实际玩起来,却并不好玩。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