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就是些用处不大的玩意儿,愿意把它们当回事儿的人,它们就是一堆大宝贝。而不愿意把它们当回事儿的人,它们就是一堆破碗烂罐。
很多事情都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天价的乱喷油画是这样,土豪打赏女主播也是这样,高价藏獒也是这样……明明是些意义不大的东西,有人硬要给这些东西加上光环,众人吹捧迎合之下,自然就有人盲从了。
就说油画这种东西,明明就是乱喷乱画,却硬要被业内人说成难度极高,色彩和线条处理得非常有层次,杂而不乱,还要加上浑然天成、如有神助,这尼玛就十分牛逼了,只能说指鹿为马这样的操作是最骚的。
其实还真有点传x性质,他说这个牛逼,你说这个牛逼,大家都说这个牛逼,那我能怎么办?反驳也反驳不赢,要么脱离这个圈子,要么就跟着认为这个牛逼,然后让更多的人以为这个牛逼。
可实际上,鼓吹出来的东西真的有多少实际用处吗?还不都是背后的有心人在故意造势,然后把不值钱的东西用翻次方倍的价格卖出去,偏偏还能让买的人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捡到宝了。
当然,作为卖方还是成功的,最为精彩的忽悠案例就是钻石的营销,简直堪比教科书般的营销策略,打破了商品服务消费者的低端理念,成功做到了用商品来教育消费者。
钻石曾经产量稀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十九世纪后期却发生了改变,南菲出现了钻石矿,产量几千万克拉,如果这些钻石全部进入市场,钻石价值就会大跌。
这时候,一个比较铞的人创建了一个比较铞的公司,并且买下了钻石矿,然后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产量。但就算如此,如果买了钻石的人再售卖钻石,钻石的价格体系就会乱成一团,那要怎么做呢?
这个戴斯比尔公司的老板就让钻石和爱情组成cp,钻石等于美好加永恒,爱情也等于美好加永恒,所以钻石就等于爱情,然后铺天盖地的钻石广告席卷世界,并形成钻石文化,坚硬的钻石就是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广告内容就是新婚女人披上婚纱,手上戴着闪瞎眼的大钻戒,然后露出一脸幸福的笑容,试问这样的广告女人们能抵挡得住吗?
女人就跟魔幻小说里的龙一样,对亮晶晶的东西尤为喜爱,而且这个东西还必须有价值才行。
钻石有价值啊,比石墨要好看一点。
这个广告促成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钻石文化。
就成功达到了三个目的,让男人以为钻石越大爱意就越强烈;让女人以为钻石是求爱的必需品,而女人们还要让男人以为她们看重的不是钻石,而是看中男人愿不愿意为她们买钻石;并让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钻石代表永恒的爱情,拿出来卖就是天大的罪过,是对爱情的亵渎,不但没人卖,更没人去买,因为那是别人的爱情,这就很洗脑了对不对?
还有更洗脑的,后期前苏莲又出现更大的钻石矿,而且是碎钻,戴斯比尔马上又和苏莲搞基,又强调碎钻一样高贵,也可以代表爱情,钻石的珍贵不看大小,而看做工和切面,然后净度4c、八心八箭什么的专业术语就蹦出来了。
正因如此,好的钻石卖给富人,小的碎的就受到穷人的追捧。
而戴斯比尔也研究到了女人的心理,明明想要钻石,但主动索取会有良心上的负罪感,所以广告上又强调起惊喜的元素,也就是说,男人要找个合适的场合忽然送出,既然女人兴奋喜悦,又让女人保持了矜持和纯真?!
所以这就是变相让男人自觉点,男人或许能理智消费,但女人肯定是不能的,所以这波洗脑根本就让人无力抵抗。
有句话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