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过后,众人套好马车继续赶路。晓行夜宿,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远远望见一片黝黑的城池,那就是苏州城了。
城外三十里处,早有两个人在路边探着脖子等着,等车队来到了跟前,连忙上前打听:“可是扬州来的林如海林伯父的灵柩?”管家知道是苏州老家的人来迎灵了,连忙上前去磕头报丧,一边又叫人往后面的马车去通知黛玉和叶姨娘。那两个人说道:“家里的老太爷吩咐了,路上过往的人太多,一路舟车劳顿,大伙儿未免太累了,让我们直接带路往庄子里去。”
说着,又问林墨。管家说道:“林公子正在后面的车里读书呢。”于是两个人带路往庄子里去。
苏州林家分作两支,一支袭了四代公侯,就是黛玉的曾祖到爷爷辈。这一脉原先在金陵城住着,有一座御赐的侯府,到林如海这一代的时候,因为不再袭爵,就递上折子请宫里收回去了,在金陵另外购置了一二处房产。虽说富贵,但是子嗣上却十分单薄。
另一支久居苏州,以耕读传家,渐渐在苏州城外也发展出了一大片庄子,子弟也有入朝做官的,也有经商的,比如林黛玉的堂叔,做了几年吴县的县令,如今已调往京都做了五品校书郎。
众人随着前头引路的两个人,转向南行再向西去,直走到太阳沉下了地平线。夜色降临的时候,远远可以看见一大片村落连着村落,炊烟袅袅腾腾地升起。再看村落前方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原来是带路的早有一个人跑回去报信了。
离着还有一二里路,黛玉就在紫鹃、雪雁的搀扶着下了马车,改为步行。后面的几位姨娘还有林墨都下了车,簇拥着黛玉往前走去。与此同时,整个车队都响起了哭声,白幡飘扬,初冬的风卷起枯草和纸钱,显得分外的萧瑟凄凉。
才走一二步,黛玉扶着紫鹃的手,早已哭得泣不成声。人人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谁又知道孤儿送葬父母的悲苦与凄惨?再想到寄人篱下的凄凉,累累被人排挤取笑的辛酸,在别人热热闹闹一家子相聚的时候强颜欢笑地陪着,等到夜深人静,四周冷落无声的时候,也只有独自捂上被子无声大哭,来宣泄对双亲的思念之情。
紫鹃与雪雁在两旁扶着,也是哭成了泪人。身后跟着叶姨娘、姚姨娘和杜姨娘,都以帕子掩住面孔,不知是为自己的命运,还是为逝去的林如海痛哭。
远远地,庄子那边也迎出了一些人来。都是三三五五地披麻戴孝,举着火把往这边来了。
两队人汇在了一处,还没有开口说话,都是狠哭了一场,才勉强互相见了面,一齐拥着灵车往庄子里去。
到了庄子前面,先有几个老太爷站在众人的前头翘首而望,这就是苏州林家的长辈了。
黛玉上前去磕了头,嗓子里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身后的小厮丫头们都纷纷跪了一地。庄子里连忙迎上来几个女眷,先把黛玉扶起来了,随后又去扶叶姨娘等人。
最前头的是一个须发雪白,拄着拐杖的老太爷,他看了看黛玉,又看向了灵车,连连说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一面说着话,一面让众人都让开一条路,让马车和灵柩都进庄子里去。
一个老妇人挈着黛玉的手,旁边又有几个媳妇拥着,都往庄子里去了,落在后面的紫鹃连忙打发着雪雁跟上去。黛玉心知这就是另一房的老太君,前世也曾见过一面,按辈分就是她的曾祖母,于是哽咽着唤了一声“曾祖母”。那老妇人有些手足无措拍了拍她的后背,连说“好孩子,苦了你了”,也是红了眼圈。
这边黛玉跟着曾祖母进了庄子,外面紫鹃随着马车一同进去,一起的还有三位姨娘。庄子里早已专门收拾出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