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杜的抠脚大汉也过来,自来熟的拍着王岩的肩膀:“老弟有眼力!我这幅画画了六七年也没人看得上,这可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见大汉粗豪,王岩也出言无忌:“你会做生意么?你拿了六七年没人要,是不是我审美观有问题?”
“这个…”大汉一愣,接着哈哈大笑,“是别人不识货!这是我最有感觉的一幅作品,可就是没人认!”
这时候李子敬走进来,拎着一大包钞票。
“怎么是你来送钱?”王岩有些意外。
“胡叔在外地,让我师傅过来送钱,我师傅又派我过来!”李子敬回答,“王叔,买了什么好东西?你不是只卖艺术品赚钱,从来不花钱买艺术品么?”
王岩尴尬的笑了笑:“这不是朋友开业捧个场么?”接着一转话题,指着那幅《抢险》道:“10万块,怎么样?”
李子敬过去仔细端详,然后点点头又摇摇头。
“怎么样?”王岩又追问一句。
“可惜了!论画功、论意境,有激情和心情在里面,这幅画是难得的精品,可是题材不吉利!如果题材讨喜的话,这幅画20万也值!”李子敬出身玉雕世家,对艺术品多有接触,加上对艺术品鉴赏触类旁通,这番评价非常中肯,可是忘了说话的场合,当着作者的面如此评点,在这个圈子有些不合时宜。没看见古玩圈看到假货都不会直说,而是含含糊糊说“看不好”、“拿不准”么,当人面要说好话,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种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
“小伙子识货!”姓杜大汉却不以为意,“这是我当年亲历的一场矿难事故有感而发,当时也没打算卖,所以没考虑什么题材不题材的事儿,这不是家里有点事儿要用钱么!”
“能不能给我看看您其他的作品?”李子敬对大汉的直爽很有好感,用词也改用敬语。
“小子,你今天来着了,我半辈子的藏画都在邓娇这儿!”大汉被人认可,心里高兴嗓门儿越发大了起来。
旁边的其他画家、来客都被吸引过来。
王岩把钱袋子递过去:“先办正事儿!既然老哥等着用钱,就是10万块,不用找零了!”
“那多不好意思!这样吧,我再送你一幅小画儿!”大汉不欠人情。
“也好!”王岩也不客气。
纸墨笔砚画廊自然是有的,大汉要现场作画。
只见大汉也不拿架势,端详端详画纸,提笔就画,一气呵成。
一幅孩童撒尿图跃然纸上:几缕垂柳丝下,一个小男孩朝远处池塘里滋尿,惊散一群小蝌蚪……寥寥数笔,柳丝的飘逸、小男孩的淘气、蝌蚪的惊恐,让人感觉活灵活现。
“精品!”
“神韵!”
……
来客中不乏识货之人,好几个人连连赞叹。
“5万!老杜,这幅画我要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开价。
这幅画不过两平尺,核两万五一平尺了。
“我出6万!”一个满脸精明的汉子加价,显然是画贩子。
大汉摇摇头:“对不起了,这幅画是送人的!”
王岩见大汉虽然等钱用仍然信守承诺,而不是见钱眼开,不由多了几分佩服。
大汉安然在画上题字、落款、盖章,只差装裱就是一幅商品画了。
大汉把画交给王岩:“还没请教,怎么称呼?”
“王岩!请问大师怎么称呼?”王岩认可大汉的作品,更认可大汉的人品,所以以大师相称,在王岩心里大汉就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