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连火炮射程都还未进入,便挨了南洋水师两轮齐射,两艘战舰当场沉没,还有两艘重伤,失去了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英国海军并未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指挥战舰调整队形。
其实英国海军并非镇定自若,而是主帅被震住了,没有下达应对命令而已。
直到南洋水师的第三轮齐射打出,醒悟过来的约翰·鲍威尔,这才下令开火还击。
此时双方战舰相距大约1800米左右,英国海军在这个距离,只能算是被动开火,能不能打中,基本靠运气。
而南洋水师战舰,在这个距离上,却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头,三轮齐射过后,各舰开始自由开火,毕竟对方战舰太多,齐射的效果已经不太明显,剩下的主要依靠射速,以及炮手们操纵火炮时的感觉。
这时候,郑芝龙当初支援的一众炮手,终于显现出了优势。
在南洋地区混迹了一两年的炮手,他们不仅与荷兰人作战,同样也与英国人打过一仗,平日里更是隔三差五就与周围的海盗交火,其实战能力,尤其是打海上移动目标,远比从军校毕业的那些炮手强得多。
自由开火命令下达后,南洋水师的命中率再次提高,虽然击沉的敌舰并不多,但击伤的却超过了二十艘。
不仅如此,南洋水师在这之后,开始改变航向,呈“Z”字形路线后撤,始终与英国海军保持在1500~2000米的距离。
郑芝龙曾经向郑成功,详细介绍过欧洲各国海军战舰的航速,以及火炮射程,其中就包括了,郑芝龙的舰队,在孟加拉湾与英国舰队的交战备忘录。
所以郑成功明白,在1500~2000米这个距离进行炮战,南洋水师将占据绝对优势。
如果这样还能被对方火炮击中,那只能说明,舰上的水手足够倒霉了...........
放风筝战术,是明军水师利用蒸汽战舰,以少胜多的常用战术。
果不其然,在1800米这个距离上,英国人的第一次舰炮齐射,连明军水师的毛都没挨着,最近的炮弹落点,都在距离战舰一百米开外,相当于两艘大型战舰的身位了。
就在英国人打算快速装弹,进行第二轮打击之时,先前还被二十艘“捕食者”战舰缠住的,宣威将军号铁甲舰,此时忽然马力全开,在撞翻一艘“捕食者”后,快速朝着约翰·鲍威尔的旗舰冲了过来。
约翰·鲍威尔的旗舰,是大英帝国为数不多的,最先进的“一级风帆战列舰”,舰长约七十米左右,配备各型火炮共计80门(三层甲板),排水量1350吨。
战列舰这个名词在欧洲才刚刚兴起,来源于风帆战列舰(line-of-battle ship战斗编列舰),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主要排成战列线进行战斗的大型军舰,都被称之为战列舰。
如今的战列舰,大体分为三级,主要以战舰火炮数量作为划分主体。
一级风帆战列舰,由三层甲板构成,火炮数量不能低于六十门。
二级风帆战列舰,由上下两层甲板构成,火炮数量三十至五十门不等(超过五十门火炮,一般都要选用三层甲板布局了)。
三级风帆战列舰,则是单层甲板,一般战舰上的火炮,约为24~28门。
至于剩下的,那些只装备了几门火炮的中型战舰,则属于辅助战舰,比如英国舰队中的“捕食者”,它们仅在舰首位置装备了两门弗朗机速射炮,主要任务是负责运输士兵,实施接弦战,又或者用于战场辅助,救援落水的士兵。
郑成功手中的三十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