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卷,与后金交战的内容,有的读者觉得很好,仗就该这么打。有的读者觉得,仗打的简单,过于弱化后金实力。
但是,后金实力在天启初年真的大到可以以一当十吗?
开个单章和书友们讨论一下。
我们后世在了解当年之事,多通过史书。
然而,史书是胜利者写的,必然会优化自己的形象。
即便在优化的前提下,很多史料上记载,当年广宁一役,在孙得功没喊“兵败”以前,明军是占了上风的。
所以说,如果当时没有孙得功,广宁一役,很可能会胜,至少不会输。
也有人说,后金是纯军事化组织,军队实力强大到,无可想象。
我觉得这种说法太神话后金了。
如果说,是努尔哈赤最初起兵的时候,以谋生改善生活为目的,带着全族几千人抢劫周边民族,那个时候,他的兵力可以以一当十,我深信不疑。毕竟,人在谋生时的信念是很强大的。
但是,人的力量再大,大不过科技。
当时明军的火力,比后金强,这一点无可厚非。
另外,广宁一役中,后金五万人,史料上夸大明军兵力到十几万,本书中已经大量缩水。即便缩水,也还是近二倍于后金的军力。
要说明军没有作战能力,为什么西平堡,三千明军,后金却攻不下来。
把这些客观条件都排除掉,就算单说后金实力,在天启初年,他也不可能特别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就是人心,军心。
努尔哈赤早期打家劫舍的时候,几百人,几千人,可以以一当十。但是,到努尔哈赤攻打叶赫的时候,他的兵力长到两万。到他占领辽东,军队才扩大到五万。
那么,到广宁一役,后金军队的组成,就变得很复杂,不再是他起家时的同族了。
他的军队当中,有辽东的汉军,有被他灭族的叶赫等族人,而且,这部分异族人,才是后金在天启初年的主要兵力组成部分。
这些人,不仅不会和努尔哈赤同心,反而,与他有深仇大恨。
直到后来,后金军,随着汉人的不断加入,原先加入后金的族人,地位不断攀升,才对后金渐渐有了依附感。
但是,在天启初年,后金的军心是不可能一致,不可能团结的。
为什么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人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也是最难收揽的东西。
为什么诸葛亮要七擒孟获,为什么大明灭亡很长时间,还有反清复明。
发可剃,衣可易,但人心,没有那么容易归附。
综上所述,本书中广宁一役,就没有过于夸大后金实力,只是双方的正常交战而已。
当然,这只是浅见而已。本人并不是史学家,不敢深究。
只是随笔,可能写的有点儿乱,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