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毗邻而坐,近距离地观察评委的观影放映——他是不是睡着了?他是不是流泪了?他是不是打呵欠了?他是不是全神贯注了?他是不是起立鼓掌了?他是喜欢还是讨厌?
他们还可以和剧组成员共同观影,第一时间捕捉到演员或者导演们对于电影成品的感受——拍摄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何?演员对于成品质量是否满意?导演的态度又是如何?
这些细节,往往就是一部作品关于口碑的八卦流言的第一手来源。因为评委们不允许在电影节期间公开讨论电影,避免影响奖项的评选风向;所以,这些近距离观看的八卦就成为了最为直观的一个风向。
显然,艾米莉今天的运气不错,右手边是评审团主席,左前方是电影男主角,然后还可以看到前方不远处正在落座的科恩兄弟以及凯瑞-穆里根。
这着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艾米莉试图保持淡定和沉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放映大厅灯光缓缓黯淡下来之后,艾米莉的注意力就渐渐转移到了大屏幕之上。
一个片头就可以感受到,正如科恩兄弟所说,电影的后期制作还没有结束。没有制片公司,没有卡司阵容,甚至就连制作人名单都不完整,仅仅只是一个黑色背景,上书,“科恩兄弟出品”,这就是全部了,粗糙而简陋。
然后,音响之中就传来了吉他弦音。
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吉他弦音,而是没有任何修饰的原木吉他,琴箱共振和琴弦粗粝的质感,在卢米埃尔大厅的观影欢迎之中凸显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全场一片黑暗,就连一点点幽光都没有,视觉被彻底隔绝,听觉开始放大,琴弦的微微振动,仿佛正在轻轻拨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弦。
不成篇章的旋律,不是正在演奏,而是正在调音。
息息索索地,就可以听到啤酒碰撞吧台、客人高谈阔论、酒保倾倒酒精、侍应生来来往往、酒杯互相碰触的嘈杂声……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说明,整个放映厅的所有观众就真实地置身于酒吧之中。
“煤气灯咖啡馆,1961”。
一个话筒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没有正式而隆重的登场介绍,悠扬而轻盈的旋律就如同潺潺流水一般缓缓流淌下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镜头游移之间,金色的光线在黑暗之中一点一点地勾勒出了那个胡子拉渣的落魄男人的脸庞和身型。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的皮肤表面就浮现出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
硕大的屏幕之上,那个俊朗而颓废、沧桑而阴郁的男人在低声哼唱着,沙哑的嗓音将故事娓娓道来,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表情,脑海之中的嘈杂和烦闷就已经缓缓沉淀下来。
就好像自己背上了行囊,跟随着他的脚步,走向了一段未知的行程,饱经风霜之后,却依旧步履蹒跚地持续前行,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在荒芜而壮阔的公路之上踽踽独行。
时光就在那蜿蜒悠扬的旋律之中缓缓开始倒流。
2013年、2012年、2011年……2000年、1999年……1990年……1980年……1970年……最后的最后,时间就这样缓缓地定格在了1961年之上。那个因为战争摧残而满目疮痍的年代,那个因为思想/解/放而肆意绽放的年代,那个因为伤痕累累而举步维艰的年代。
故事,开始于1961年的煤气灯咖啡馆。
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整个卢米埃尔大厅化身成为了煤气灯咖啡馆,而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成为了咖啡馆的顾客,正在欣赏了一段民谣表演。
有趣的是,1961年,民谣盛行的年代,因为相似的歌手数不胜数,人们习以为常;2013年,民谣没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