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皇,越则炳和韩相在御书房内了大约一个时辰,接连讨论了不少近日来的朝务。炳王志满,韩相老练,二人一起处事,才得圆满。
“今日便到此处,辛苦韩相了。”
“老臣惶恐,为圣上解忧乃臣之本分。”
越则炳见正事议罢,插空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一事启奏。”
“说来听听。”越崇端起茶杯,靠在椅上。
“前几日有传言泗水有暴民上京闹事,燕都府尹便下令驱逐城中难民。眼下泗水灾情渐稳,可难民仍被困在城郊一处,食不果腹。儿臣觉得,若如此下去,只怕易激起民愤。”
“这事的确不易久拖,但今年秋粮还未收缴,国库也没有那么多余粮赈灾。”
“儿臣有一计,赠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由户部先对难民一一加以登记排查,凡有意回乡者,赠之必要的干粮,供其回泗水重拾农耕。凡有意留于燕都谋生者,可将其编入工部民夫名册,安排做工。”
听着越则煜的话,燕皇频频点头,很是满意。韩琚见此,收敛目光,适时而言,“煜王此计既解工部民夫短缺之急,又令泗水灾情可得恢复,此计甚妙。”
“不错,就按煜王说的办。另外,若是不愿成民夫者,也不强求,偌大的燕都城,有的是地方需要劳力。”燕皇拍案定板,这件事便有了结论,随即看向越则煜道:“煜王,你许久不曾入宫,一会便同朕一起去你母妃处用膳。”
“儿臣领旨。”
……
清都殿内,安贵妃热情的招呼着燕皇和越则煜,自打上次昭儿落马之事后,圣上心存不满,几日都不曾踏入她的寝宫。今日能同煜王前来,安贵妃岂能不抓住机会。
各为燕皇和煜王的盛了完羹汤后,安贵妃疼爱的看着煜王道:“日渐天寒,煜儿你可要多注意身子,莫要像昭儿一样不当心,再受些伤。”
越则煜偷偷瞥了上座不动声色的的父皇,又收到母妃眼中的深意,笑道:“多谢母妃挂念。平日里就算受些小伤,也没无甚大碍,不然日后如何上场杀敌。”
安贵妃心中庆幸,到底是自家人,煜儿果然懂自己的心思。
接过话由,她冲着燕皇跪倒在地,一脸愧疚道:“煜儿言之有理。前些日子昭儿坠马,臣妾便慌了神,一时间想差了许多,行事也失了分寸,望圣上降罪。”
越崇也不理跪在地上的安贵妃,自顾自的喝着碗中的羹汤,越则煜心忧母妃身子不可见寒凉,立即开口道:“母妃也是关心则乱,身为人子,儿臣和五弟岂能不知。”
清脆的一声,燕皇手中的汤碗落在桌上,目光也落到了还跪在地的安贵妃身上,叹了口气,放缓声调道:“你啊,也太宠着这些孩子了。”
安贵妃听此,心中一喜,连忙眼中泛红,声音哽咽道:“都是臣妾身上的骨肉,臣妾哪有不疼的道理。此事臣妾知错,还望圣上降罪。”
“罢了,日后记着便是。起来吧。”
听到父皇发话,越则煜连忙扶着母妃起身,提议道:“启禀父皇,儿臣也多日不曾探望五弟,特想向父皇请旨,准儿臣前去五弟住所探望。”
“说起来,昭儿受伤后,朕也不曾去过,如此,你我父子二人便一道前去吧。”说着便起身走出殿外。
安贵妃拉住越则煜,小声吩咐道:“你去了,多照看着些你五弟,莫要在让他逞能惹恼你父皇。”
越则煜冲安贵妃一笑,宽慰道:“母妃放心,一切都有儿臣在。”
看着燕皇和煜王一行人离去,安贵妃露出得意一笑,德妃,你败就败在你那个不中用的儿子身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