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往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小飞机上俯瞰一层天上的云起云落,甚是绚丽多彩。
每当小飞机呈九十度倾斜状态时,荷兰、德国、法国万米高空下的田野风光,尽显无遗,十分的旖旎。
错落有致的燕麦田,有黄色、有翠绿色的,村庄房屋上的红瓦,更使得田野分外妖娆、景色斑斓。
明媚风光悉数囊括在平果的脑海内,自然感悟到了一份惬意与曼妙。
前往法国斯特拉斯堡,想一想,就让人心潮起伏呀。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是法国东北部城市,阿尔萨斯大区的首府和下莱茵省的省会,也是法国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边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的历史中心位于伊尔河两条支流环绕的大岛,被称为“小法兰西”,拥有着中世纪以来最精美的建筑群啦。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法兰西”又称为“小威尼斯”。伊尔河在此分岔为多条运河,穿过了布满中世纪木桁架房屋和巴洛克风格的砂岩建筑。
历史上,“小法兰西”源于15世纪末期的一所梅毒病院,梅毒在当时也称为法国病。
市区位于莱茵河西岸,东侧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隔河相望,西侧则为孚日山区,东面25千米处就是德国黑森林,北侧为阿格诺森林(Forêt d'Haguenau),南方则是莱茵河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132—151米之间。
虽然斯特拉斯堡远离海岸线,但仍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非典型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多民族活动范围的重合地带,从最初的凯尔特、再到高卢、日耳曼以及后来的法兰克、查理曼,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迹。
十九时期中期开始,这里逐渐成为了德法长期争夺的焦点。
二战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反贪局及欧洲议会等多个欧盟合作组织均在斯特拉斯堡设立总部。
市区以小法兰西为中心,向四个方向均有发展。其中东部靠近莱茵河地带为物流和工业区;西侧和北侧以普通居民住宅为主;南侧则为科教文化区。
目前,斯特拉斯堡属于法国领土。但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德法名人比如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或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即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在斯特拉斯堡市长德特里希家中,共进晚餐时,谱写了莱茵守军战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即为后来的法国国歌《马赛曲》(La Marseillaise)。
德国统治时期,斯特拉斯堡新建了一个豪华的新城,包括一个新的博物馆和新的图书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被击败,根据《凡尔赛条约》,斯特拉斯堡被重新划入了法国。
由于曾归属德国47年,斯特拉斯堡大多数人携带着浓重的德语口音,喜好着德国的饮食文化。
1949年,斯特拉斯堡被选为欧洲理事会的所在地。1979年,又成为欧洲议会的所在地。那栋美丽议会大厦建于199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建筑。1992年,德法合作的Arte影视机构,在斯特拉斯堡成立。这个被称为“欧洲第二首都”的城市,也是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盟反贪局、欧洲军团、欧洲视听观察、欧洲药典委员会等等国际组织所在地。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