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同附近233个岛屿,为期99年,到1997年为止。由于新租借的土地并没有统一名称,所以英国人便把这块土地称为“New Territories”(即“新领土”),中文名称“新界”,可指为“新的租界”之意。分隔租借地(新界)和割让地(九龙)的界限线后来被发展为界限街。新界位于香港地区的北部。香港地区面积最大的部分,连同附近的小岛屿,面积975.1平方千米,约占香港面积的92%。它北以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市分界,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南至烟墩山。狮子山、飞鹅山与九龙相接。面积为740.60平方公里,约占香港总面积的69.2%,为香港四区之冠。新界这个地方丘陵起伏,是全区地势最高的地方,海拔957米的大雾山为最高峰。山岭连绵,农地适宜很多植物生长。新界过去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香港经济的发展,新界出现了许多新市镇。以填海造地建设起来的观塘和荃湾,是香港两个较大的工业卫星镇。荃湾和沙田的公共屋村工程,以及大埔、上水、屯门、粉岭、元朗等新市镇的建设与发展,迅速改变着新界的面貌。昔日的农村现在到处高楼林立,已经逐步变成新兴热闹的工业城镇。位于西北的葵涌货柜码头,是香港的海运中心,1972年正式启用,已迅速扩展成为世界闻名的集装箱码头。有名的地方有大屿山、沙田马场、彭福公园、西贡半岛。
新界地势基本上是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沿海低。中部以大帽山(957米)为顶点,还有针山、草山;南部以马鞍山(703米)为顶点,还有飞鹅山、狮子山;东北部则有八仙岭(701米)。新界西部及正北是香港最广阔的低地,有青山谷地、元朗平原、石岗平原及上水平原。东部大埔海、赤门海峡沿岸地带地面高约在150—200米,低地都分布在沙田和大埔的狭窄海岸地带和狭窄谷地内,整个西贡半岛及田下山半岛地面高在200米左右,新界东部的离岛则只有100米。
在英国租借、接管和统治新界的历史上,时任港英政府辅政司的骆克(James Stewart Lockhart)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骆克自称服膺儒家的“仁义之道”,反对殖民者的种族主义。然而是他,第一个受英国政府之命对新界进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殖民主义主张;是他,蓄谋违约侵占九龙城;是他,在新界北部陆界的划界谈判中,违约多占了中国领土;是他,积极参与了对新界居民武装抵抗的镇压。这就充分暴露了骆克的殖民主义者本质。在英国强租和接管新界的整个过程中,新界当地居民对英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武装抗争。由于骆克在英国攫取新界、镇压新界中国居民和制定英国对新界的殖民统治政策上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而骆克本人又伪装成中国和新界居民的朋友。
早期的新界居民,多从事稻米耕作。稻米的生产一年两造,全年最繁忙的日子是翻土、插秧及收割的时候。此外,他们也种植蔬果和饲养禽畜。收获的农产品主要供自用,剩余的才拿到市集出售。沿海一带的居民,有的以捕鱼为生,亦有渔农并兼。其它作业包括种蚝、制盐和采珠等。早期新界的工业,有制造石灰、陶瓷器皿、砖瓦、酱油凉果、香粉、渔船等,一般都属于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至于商业活动,则集中于几个墟市,包括元朗旧墟、大埔墟、太和市、石湖墟等。不过,由于趁墟赴市往往需要步行数小时,故此也有人担挑物品入乡出售,或替村民提供剪发、修补农具等日常服务。这就有些像我们大陆的情况了。早期的居民,无论从事那种行业,大多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村中的嫁娶及节庆活动则为他们平淡的日子添上一些色彩。
新界因其地理、历史及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过去一直是香港的农业生产区。至50年代中期,鉴于港九城区人口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