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女真人之间的小部落,一个个都从这片草原上消失了。
这个情况,让他对科尔沁左旗面临的形势忧心忡忡。
因此,斋桑参加完格勒朱尔根会盟之后回到查干浩特不久,就自行决定再次率部北迁,离开了查干浩特这一个虽然破旧,但在东蒙古草原上却也并不多见的夯土四方城,从此带着部众,游牧于查干浩特以北的草原之上。
至于查干浩特这座草原土城以南,尤其是塔尔河以南河流遍布的水草肥美之地,他也全都忍痛放弃了。
因为受到了大明朝辽东督师府资助和武装起来的库伦部蒙古骑兵巡逻队,已经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塔尔河一带的草原上了。
斋桑并不是惧怕库伦部的骑兵哨队,他所担忧的,是站在库伦部骑兵哨队背后的大明朝。
斋桑对于当年的往事,即科尔沁蒙古诸部背叛察哈尔,背叛全蒙古人的共主林丹汗的往事,是很了解的。
当年他的父亲莽古思台吉,之所以背叛林丹汗,投靠奴儿哈赤,就是因为不愿意夹在林丹汗与奴儿哈赤的战争中间,更不愿意被迫率领科尔沁左翼蒙古人充当林丹汗的炮灰,去攻打刚刚立国的女真人。
如今,几场战争之后,斋桑贝勒面对的局面,与当年其父莽古思台吉面对的局面,简直是如出一辙。
只是如今强大的一方,已不再是当年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崛起于东北大地并且刚刚立国的女真人了。
而是遥远的南方,那个已经立国将近三百年的老大帝国。
他该怎么办,他该何去何从?
自从跟着女真人的军队南下打了败仗之后回到科尔沁左翼蒙古人的地盘上之后,年近五十的斋桑就一直思考着这个要命的问题。
如果说当年他的父亲莽古思台吉别无选择的话,那么对他来说,他并不是没有选择。
尤其是当哈斯干等人第一次带着斋桑的长女哈日珠拉,以及活着的儿子里面最大的一个即满珠习礼的书信,风尘仆仆地突然回到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位于查干浩特以北的草原牧地上之后,斋桑及其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又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年,塞北武烈营明军突袭白音套海,大肆屠杀科尔沁左翼留守老营的老弱妇孺,抢走了斋桑视为掌上明珠的长女哈日珠拉,使得他征讨喀喇沁蒙古为长子吴克善复仇的计划彻底失败。
每一回想起这件往事,斋桑的心中愤恨不已,多少次咬牙切齿痛下决心要洗刷这个耻辱,恨不得立刻将当年突袭白音套海的明军武烈营人马斩尽杀绝。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黄台吉女真大军的打败而归,斋桑意识到,要想报仇雪恨怕是遥遥无期了。
等到哈日珠拉与满珠习礼的书信被哈斯干等人送回科尔沁草原,得知自己的长女果然嫁给了大明朝的皇帝,成为了大明皇帝的宠妃,而且自己被扣留的儿子满珠习礼也安然无恙,还在大明朝的朝廷理藩院里当了有品秩的官员,斋桑贝勒心中积压多年的仇恨,一下子释怀了许多。
说到底,自己长子吴克善的死,次子察罕的死,以及当年科尔沁左翼后方留守白音套海的那些老弱妇孺的死,也并非全都是大明朝的责任,更非全是大明朝皇帝的责任。
如今又有着哈日珠拉与满珠习礼的关系,科尔沁左翼蒙古与大明朝皇帝之间并不存在解不开的结。
不过第一次收到哈日珠拉与满珠习礼书信的斋桑犹豫彷徨之下,并没有做出抉择,只是心照不宣地同意了哈斯干等人带来的要求,帮助寻找并默许放走了大明皇帝的宜妃乌兰图雅的家人以及皇帝宁妃苏日娜的家人。
这些人全都出身于科尔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