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二三二章 公侯世家

第二三二章 公侯世家(1 / 3)

崇祯皇帝说完这话,阁中诸人相顾失色。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立刻醒悟,知道是自己方才失言了,于是摇了摇头,微笑说道:“卿等不必惊恐,朕所说的是另有其人!”

崇祯皇帝这么说了之后,诸人心中皆是暗自松了口气。

当然了,这其中有几个人是知道皇帝话里含义的,比如李邦华。

这时,只听李邦华说道:“陛下,李国祯下狱之后,未及用刑,即攀咬英国公府、成国公府、定国公府等公侯世家,称南北两京勋贵武臣占田占役甚于他者比比皆是,陛下若治其罪,则一体治罪,否则他万难心服。

“臣以为,如何处置李国祯,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万分谨慎,臣请陛下慎思之。”

李邦华的意思,崇祯皇帝当然心如明镜。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初分封的那些公侯伯等勋贵世家,在朱元璋死之前,基本上都被他亲手消灭干净了。

最初分封的十几个国公里面,只有徐达和沐英得了善终。

其中徐达之后留下两支,一支继承了朱元璋封给徐达的魏国公爵位,另一支因为主动投靠明成祖朱棣,被成祖封为定国公。

而沐英之后则继承的朱元璋封给沐英的黔国公爵位。

朱元璋分封的数十个侯爵里面,除了武定侯郭英,剩下的都被屠戮干净了。

而洪武初年分封的数十个伯爵里面,除了诚意伯刘基,其他的伯爵没有一个流传下来。

如今生活在北京南京的大明勋贵世家,除了太祖年间侥幸遗留下来的几家之外,多数都是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根据靖难、北征、平安南期间的军功,分封传承下来的,比如英国公府、成国公府,就是永乐年间因为军功封爵,然后流传到明末的。

永乐年间及其后个别因军功封爵的公侯伯世家,到了崇祯年间,约莫总计还有六十余家。

当然,除了军功封爵之外,还有一种是外戚封爵。明朝也只有这两种封爵制度。不过外戚封爵并非世袭罔替,而是世袭三代之后就减等的。

又由于明朝封爵制度非常严格,外戚封爵也只封皇后之父,若其父已死,则封其兄或者弟。

而且绝大多数外戚封爵等级都是最低等的伯,所以三代之后一减等,就会失去爵位。

正因此,到了崇祯年间,朱明皇室外戚封爵遗留下来的也不多,只有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四位皇帝的舅家或者其皇后的娘家还有爵位,比如武清侯、新城侯、太康伯、新乐侯、嘉定伯这几家,就是这种。

武清侯是万历皇帝的舅舅家,本来初封的时候是武清伯,后来被万历皇帝晋为侯爵。

新城侯、新乐侯也是这样,初封的时候都是伯爵,分别是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的舅舅家,先后被天启和崇祯晋为侯爵。

太康伯、嘉定伯不用说了,前者是懿安皇后的父亲张国纪,后者是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的父亲周奎。

对于大明朝这些勋贵世家的德行,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心里当然是一清二楚。

其中除了少数几家最后为大明朝殉节之外,绝大多数都是闯来投闯,清来降清,对朱明皇室尤其是对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毫无忠诚度可言。

这些勋贵世家的祖上,多数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靠着赫赫战功起家封爵的,但是其子孙后代却完全没有了他们祖先的那种敢战善战的血性。

不仅丧失了他们祖先的血性,而且变得蝇营狗苟,毫无节操可言。

而这些人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的勋贵圈子里的襄城伯李国祯和南京的勋贵圈子里的忻城伯赵之龙。

最新小说: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夏钦天监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无敌傻太子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父皇,朕杀回来了! 质子无敌 太监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