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县城,城内景象与城外又大不相同。
城外,流民跟迁移的富户商贾们,不是在前往落脚点的路上,就是在回乡的路上。
城里,许多流民挤在街道边的小巷子里。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但却幸运的成为第一批进入这个县城的人。
相比起那些脏兮兮的流民,街道上行来走去的人,都是相对体面的人家。
当然也有一些穷苦的人,也在街道上行色匆匆。但他们至少面上有了归属感。不似流民们,面有菜色也就罢了,还总是迷茫的看着行人。
孟戈看着那些挤作一团的流民,恍惚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一般。
那时候,她尚且还有父母在,并未觉得对前路有所迷惘。不过跟随他们北上的那些人,神情跟现在的流民并无二致。
“哥,他们怎么不找个地方落脚呢?都挤在这里干啥?”虞扬终是见识少了,对这种现象很是不能理解。
孟戈看了看同样懵懂的孟矛,道:“他们已经是山穷水尽,身无分文,自然不能跟我们似的落户当地。他们聚在这里,是等着官府安置。或是放到临近的村落里,成为迁徙而来的逃荒者;或是等着官府赈济,直到世道变好,他们再结队返乡。”
孟戈的解释,就连唐里正也觉得震惊。才十五岁(事实上才十三)的少年,竟有这般见识。
“虞飞小侄懂得还挺多的。不错不错。”唐里正欣慰的点点头,自觉这样的孩子落户在他们村,他也颇有些面子。
两个衙差也在一边附和唐里正,直说孟戈是个好娃。
孟戈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扭头继续看着车外。怎么说也活了两世,要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她还真是个棒槌了。
虽然流民们都饿绿了双眼,却不曾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为。大概是因为这街道上时不时就有衙差跟官兵巡逻的原因。
马车直接驶往县衙。金和县的县衙是一座五进的大院落,前面两进是办公区。
马车停在县衙大门口,孟戈抱着孟矛下了车,仔细的打量这一座有了些年头的衙门。
县衙大门似乎才刚刚装上,新的红漆原木大门,看起来相当的威严。
门两边的石阶下,两尊瑞兽顶顶威风,神圣不可侵犯。大门右侧的红色牛皮大鼓,也有一种让人仰视的错觉。
孟戈付了车资,让车夫寻个地方等他们,跟车夫约好回去仍旧雇用他的马车。
在孟戈跟车夫商量的空档,两个衙差已经先行进了衙门,给相关部门去说明情况去了。
虞扬跟唐里正站在台阶下,都望着那“金和县县衙”的牌匾发呆。
不多时,县衙里边就跑出来个官差,跟唐里正说了两句话后,便引着孟戈几人进了衙门。
府衙第一进就只有三大间的正堂。中间,就是平时县太爷审案,开堂受理纠纷什么的地方。另外两边,有时候用作中场休息时,那些证人的休息地。有时也作为分开审讯案件当事人的地方。
至于落户这等小事,则是在二进院里办理。二进院是个跟一进院一样大的院子。只不过二进院建了五间正房,东西两边各三间厢房。
共六间的厢房,每间厢房门上各安了一块牌子,分别书写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六房。
孟戈他们要办理落户,则是要在户房办理。户房管事书吏,在翻看了孟戈递过去的户籍,又验证了唐里正给的落户证明后,才在小洛镇的衙差开具的临时户本上盖上了印戳。
之后,便是重新登记造册,将孟戈三人的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其中包括孟戈他们户籍上的父母亲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