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还要考试,张勇只好把孩子从老家接来,到学校参加考试。孩子考完了,但学校迟迟没有消息!是行呀,还是不行呀?马上到入学的时间了,但学校还是没有消息!张勇很着急!
“先让孩子在老家报名上学,再转过来不行吗?”!刘青看张勇着急,帮张勇想办法。
“不行,如果在老家入学,就不能在这边上学了!”。
“这学校办事效率太低了!怎么那么慢?”!
“学校考察学生的情况,不合格不让上!”!
“那没办法,只能等了!”!
“只能等,前院的孩子也在等!前院有好几个孩子呢!”!
“哦。。。。。。。”
过了几天,张勇很高兴,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学了!这孩子,男孩,黑黑的,瘦瘦的,好像比同龄人矮。去年夏天和姐姐一起从老家来过,那时衣服不干净,衣服也旧,衣服是很过时的,一看就是从农村来的孩子。那时,吃瓜子,瓜子皮到处乱扔,在楼上平台吃葡萄,也是乱吐葡萄皮。现在,衣服干净了,好像也比上一次懂事了。张勇更忙了,要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孩子放学了,要从学校接孩子。张勇招架不住了,把老婆从老家接来了。张勇老婆没文化,一点文化都没有,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这样的人真是很少!个子不高,但脸上有不少皱纹,看上去比张勇大好几岁!是在老家种地带孩子累的,还是真的年龄大,刘青不敢问。脸型长的不好看,有些凹,嘴有点撅着。刘青好像没见过比她丑的女人了!满嘴家乡话,见人也不吱声。刘青为了礼貌,主动和她打招呼,她也是简单回答。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真的是没话说!这女人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张勇轻松多了。张勇媳妇没事了,看卖白吉馍的煮肉洗菜,可能也想干点什么活,挣点钱。张勇对儿子的学习很重视,可能是因为入学不容易,让媳妇在这里接送孩子,耽误在家种地。儿子学习也很认真,张勇在外面卖衣服,儿子在家做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就上楼问刘青。孩子现在懂礼貌了,知道敲门,喊“阿姨”,可能是张勇媳妇教的。这女人看着不怎么样,但智商很正常。刘青喜欢孩子,孩子来问问题,刘青就耐心帮着解答。孩子满意地回去,临走时不忘了说一声“谢谢阿姨!”!刘青这时真正感觉到有文化的重要性了,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了!
原来三哥三嫂住的房子,现在租给一个卖薯条的了,中年男人。这男人不爱说话,刘青没见他吸烟,也没见他喝酒。男人九点多才起床,做饭吃饭,十点的时候才出去卖薯条。有一天,院子里一人问他:“你怎么出去那么晚?”!
这男人说:“出去早了没人!主要是中午卖,中午人出来买!”!
东西不一样,买的人群不一样,卖的时间也不一样!这男人也不爱串门,不像张勇一样,这家玩,那家玩,这男人基本都是呆在自己屋里。屋里有一台电视,男人在里面干什么,不知道。刘青是单身女人,不好意思进男人的屋。
张勇邻居是赵磊夫妇,四十多岁,赵磊中等身材,不抽烟,不喝酒,有些怕媳妇。媳妇一米六差不多,皮肤黑,很精明能干,有时训赵磊,赵磊“嘿嘿”一笑。他们主要也是卖糖葫芦和水果。这夫妇两人都串糖葫芦,两人都出去卖。赵磊骑自行车卖,媳妇骑电瓶车卖。他们早上大概五点多起床,因为有时刘青五点多去厕所时,他们屋里灯亮着,肯定是串糖葫芦。七点左右赵磊熬糖稀,媳妇在屋里串糖葫芦,九点左右的时候,他们的车子上的草棒子上就插满了糖葫芦。夫妻二人一起出去卖。赵磊媳妇卖的快,回来的早,从外面回来时,带着菜回来,回来就做饭。有时中午卖完,有时下午四点左右卖完。但赵磊回来的晚,一般到晚上七点多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