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周部长后,杨凡意识到,距离飞行汽车低空空域的真正开放或许已经不远了,于是他让季明加快了研发的进度。
然后回到了办公室,没多久,一通电话打了过来。
接通后,那边一个兴奋的声音传了过来“杨总,多窗口多任务处理的问题解决了!”
杨凡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曾勇,ar研发部负责人。
“杨总,多窗口多任务的问题解决了!”听到那边没有声响,曾勇再次喊道。
“好好好!”反应过来后,杨凡连说了三个好,完后觉得还不够,继续赞道“你们真不错。”
ar与vr很多技术是相通的,公司设计出io1,累积了一定的vr技术后,杨凡便有了进入ar行业,设计出顶端的ar产品的想法,只是那时公司各方面的条件不足,由不得他任性,只好作罢。
直到去年,时机成熟,杨凡再次重启了他的计划,在vr之外,再次组建了ar研发团队。
团队是直接收购的,他们本来就累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然后加入未来科技后,接触到全息技术后,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最后竟把目标定在了可多任务处理的ar技术——要知道在当时,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脸书这些巨头的实验室,都不敢说短期内有突破,大家一直以来也是用的单任务处理方式,这严重限制了ar的功能,也是ar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
毕竟有钢铁侠的无处不在不需要载体的ar作为参照,这种需要载体,还是单任务处理,实在是太落后了。
而未来科技ar团队的目标就是设计出多任务处理,多窗体的需要载体的ar产品,虽然比钢铁侠里的ar无载体还是low了点,但也已经无比科幻了,饭毕竟要一口一口吃的。
在选择载体时,杨凡和ar团队没有烦恼多久,因为前辈们已经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便是眼镜。
选择眼镜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是它可随人随处移动,不需要固定在某个地方,再一个它的虚拟图像便于显示,无需全息之类的技术,这也是谷歌当初决定上线ar眼镜的原因。
只是一款产品太过落后不行,太过超前也注定成功不了,因为当时的工艺硬件等一些原因,第一代谷歌眼镜设计虽然很是前卫,但难挡它的体量过重、电池电量太低、语音识别不太准确等问题。
当然,未来科技有全息技术,不用戴着眼镜也能在现实中看到虚拟图像,但全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它也需要发光源,做不到随处显示虚拟图像。
所有当初谷歌遇到的问题到了现在基本都已经解决了,无论是芯片、存储器、电池、语音识别等,未来科技的积累则更加深厚。
挂电话后,曾勇回想起加盟后,未来科技带给他的种种认识的颠覆,直到现在他都还有点不敢相信,国内竟有技术力量如此强大的公司。亏他当初决定是否回国,还犹疑了好一阵子,担心回到国内找不到实现他理想的公司,现在想来当时的想法还真是有点可笑呢。
摇了摇头,他想起等下杨总就要来临,不由得心潮涌动起来。
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年轻人,事业却已经出色到这种程度,国内竟教出如此人才,比之盖次也不呈多让。曾经他和这位杨总聊过,杨总虽然在ar知识的深度上比不上他,但其知识的广度和前瞻性却是他拍马都追赶不上的。
手中的眼镜他又会给出怎么样的评价呢?他再次端起桌上的ar眼镜,眼中充满了得色和期待,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接下来只需要解决诸如系统bug问题,硬件测试,定型等小问题,相信这款产品很快就能面世了。
没让他等多久,杨凡便出现在实验室的大门了。
此时,杨凡也是一脸激动,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