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周游列国后期,也就是在陈国出仕期间,因为经常去探访隐者,所以经常遇见假道家。
在这个时期,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地改变,对自己的学说思想更有信心。不仅如此!对道家学说,也一样有了深刻地认识。
曾参经常过来看望他,问他一些问题,他就把这些事告诉给曾参。既然曾参愿意听,很想听,又不断地探问,为何不说呢?
再说!这个年龄的他,也想找个人说说话,把自己对道家以及儒学学说的见解说出来。
因为护法的原因,方基石零距离接触老子和孔子,听得多,懂得了两大学说思想。
在穿越来之前的那个世界里,他一样是护法,他在岛国的孔子学院里当护卫。
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他得到两代天子的封赐,都封他为“护法”。孔子时期,因为孔子堕惹了祸,他受到牵连,从而被季桓子逼迫成为“护法”。为了不受牵连,不连累家人,他只得偷偷地跟在孔子后面,通过开天眼的功夫,给孔子当“护法”。
所以!孔子与隐者的谈话,他听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去游历,走进大山之中,遇见一群躲在大山中耕种的假道家。这些人自称自己是道家,还说是正宗的道家,明白了老子的学说思想。珍爱生命,珍惜这一次生而为人的人生。所以!他们不问世事,躲在大山中耕种。
一旦有官府的人找来,他们就躲起来。或者!让几个老者出来当挡箭牌。官府的人见他们是几个老人,也就容忍了。
其实!他们永远不止这些人。他们只耕种够吃的粮食,不积余太多。就算有吃的,他们都会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这些人过着集体生活,相互之间从来不吵架,偶尔相互之间开一些善意的、不伤害人的小玩笑,快乐一下。
他们中有男有女,但不杂居。也就是说,不随便与别人的女人同居,是谁的女人就是谁的。女人也一样,不愿意与其他人睡觉,只与自己喜欢的人睡在一起。
孔子见到这种情况,还是赞同的。要是这一群人混居乱搞,他是绝对受不了的。
这一群人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让人羡慕,也让人无可非议。他们遵循道家倡导的底线:不影响别人的生活、生存,也不被别人的生活、生存方式所影响。
按照道理来讲,孔子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你能怎么说他们呢?是不是?
孔子路过这里时,得到这一群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因此有了交结,坐在一起交流起来。。
这些人得知对方是孔子时,一个个不由地笑了起来。都一致认为:孔子不会生活,自己折腾自己。要是他们的话,他们是不会这样地。在鲁国安心地当一个教书先生,不问世事。过那么平静地教书先生的生活,是不会去出仕当司寇的。
如果战争来了,他们会在战争到来之前,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躲得远远地。等到战争结束了,再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继续以前的生活,当个教书先生。
可孔子!非要出仕,还非要按照他的那一套去堕三都。结果!堕三都没有堕成,还差点丢了性命。堕三都成为折腾,堕了的城墙又重新修复了,是不是折腾?
这还不算!被季桓子赶出鲁国后,他还不思悔改,仍然在周游列国进行传道讲学。结果!落得如此下场,东奔西走。
这些人觉得孔子太不应该了。当然!他们也是善意的,没有别的意思。
因此!双方就此论道。
“你觉得?这些人是道家么?”方基石问曾参。
曾参看着方基石,笑道:“方伯!我觉得他们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