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嘴巴也不由得舔了舔,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大王。”随着大司马程城退回到原位,令尹沈章站了出来,一句话打断了李仲辰的思考和回忆。
“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义城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四大部落也都开始建设自己的县城,年前我们派出了官员和一些工匠,想来也已经快要到了。至于从江州城到义城之间驰道的修缮,预计可以在下个月初开始动工。”沈章思路清晰,一字一顿的说道。
“如此甚好,这修路一事沈卿你一定要多加关注,这驰道修好了,后面的计划才好一步步的实施。”
李仲辰此去骆越,自出了边关之后,就全没了路,翻山越岭的甚是劳累。现在既然已经收了骆越,还更名益郡,当然要第一时间先把路修好,只有路修好了,两边的人口流动起来,这两郡才能叫一国。否则,益郡永远只能是巴国的一块飞地,说不准什么时候人家就借着巴国的帮扶做大,然后再弃之如敝履。
“臣明白。定不负大王所托。”令尹沈章微微拱手,退了下去。
“还有什么事吗?”李仲辰听完了两位肱骨之臣的禀告,转头看向殿中的群臣。
“回大王,臣还有事要报。”左尹于健站了出来。
“说。对了,那个冯超的字认得怎么样了。”李仲辰看见于健站了出来,突然想起来还让他教冯超字来着,以为他要说这件事,就顺口问了出来。可李仲辰的顺口一说,听在于健的耳中,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倘若李仲辰是皇帝,那这顺口一提就叫做圣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叫做简在帝心。
“大王,微臣所报之事与冯将军无关,冯将军这两日习字大有长进,请大王放心。”左尹于健答道。
“好,那就说说你要报什么吧。”李仲辰问道。
“大王,这一年风调雨顺,百姓都迎来了丰收,前段时间有不少的官员找我,说是他们那里的百姓要求今年种水稻试试,我想询问一下大王的意见。”左尹于健的话说的小心翼翼,说是询问,其实不过是报喜罢了。
“如此甚好,看来这水稻一物,已经渐渐被百姓接受,你做的不错。”李仲辰了结到自己的水稻已经完全的推广出去了,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指日可待了。
左尹于健退下,群臣再无要事,也纷纷告退而去。
临退朝之前,李仲辰开口留下了大司马程城,令尹沈章和左尹于健三人。
注意到李仲辰“不怀好意”的目光,大司马程城不由得想起了当日李仲辰单独留下他要学功夫的事,看着旁边一脸茫然的沈章和于健,一下子也想不出李仲辰为什么要留他们三人下来。
难不成,还有什么事在朝堂上不好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