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红楼之美女打赏系统 > 第64章 林御史的后虑

第64章 林御史的后虑(1 / 2)

巡盐御史不仅有督察盐运使司之权,而且有引导盐价之责,这其中可见权力与义务的相对性,盐政乃江南巨利,扬州盐商有百万两银子还是小富,所以盐价不是那么好调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一个不好,足以让人到最后无法退步抽身。这些公务同样使得林如海焦头烂额、绞尽脑汁,他再有才华,学的却是四书五经。商业运作,那可是真没学过啊,因此有点心力交瘁,此时他和俞禄在游廊之中边走边谈,说的大抵也是这些事。

俞禄听完便一直琢磨着,耳畔只有林府花园的鸟雀声,走到一假山之旁,是一道朱栏折带板桥,横跨两岸,俞禄的缎靴稳稳当当地踏在上面:“林御史的这些话,令我思及汪中丞的条约,盐、茶、铁、丝绸等物,属朝廷控制。那么,为何却忽略了典当行与高利贷呢?我观江苏扬州、金陵、苏州、淮安、镇江、松江、通州等府的记录,因为高利贷而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汪中丞悲悯平民百姓,有志瓦解土地兼并,奈何有些志大……才疏!”

即便俞禄已经奉旨要调离山东了,可汪恒毕竟也是江苏巡抚,林如海听他如此直言不讳,便视为肝胆相照之人,他道:“按我大乾的国情,土地兼并,不属于大事,只算是小的纠纷。”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俞禄哭笑不得,土地兼并还是小事?事关整个社稷啊,于国于民都不是小事,从俞禄的眼光来看,做官的大多数读书人,当然会无视百姓的死活,他们只要境内安定、赋税满足,便可以博得吏部考功司的“卓异”评语,从而升官发财,归根结底,大乾政府的无能是不可忽略的,俞禄道:“他日我若进京,倒想向四爷和圣上提提土地兼并的问题,朝廷既然能把持盐务,必然也能把持借贷。林御史久居扬州,对于借贷定不陌生,无论富人对穷人放贷、还是平民相互放贷,律法已经形同虚设,民众只遵从于习惯而不敢违背,这牵涉到全国上下的事儿,又要不至于得罪了豪门世家,又要保障到平民百姓,非朝廷插手而不可解。倘使朝廷设立威严、公正的借贷部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情况是否能有缓解?”

“我这么在江南停了一年,除了水灾、匪患、高利贷,还有币制的弊端。货币的流通,乃是支撑社稷、朝廷的中流砥柱。而我大乾的钞票不能与金银等量齐观、金银不能与铜钱等量齐观。如此一来,钞票、金银的价值贬低了,铜钱越少,商贩、裁缝、馆子等各种小本产业(零售业)必受限制。更有一等人不愿意放高利贷,而把金银做成器皿束之高阁,久而久之,贫穷还是普遍,商贩中失利的越来越多(通货紧缩)。此等情况,也需要朝廷、各部院来宏观调控,民为重,社稷次之,林御史虽责任不在此,但若能含沙射影的在奏折上提一提,皇上若是采纳,实是百姓之福。”

“贤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林如海还在心里加了一句:我不如也。他不知道俞禄来自信息发达的现代,有各种案例、历史可以分析,后世的组织、技术之长,正可以来弥补这个时代的不足,这个时代的文化是有发展,但是,孔孟之道,是无法告诉你组织和技术上的改良的。俞禄现在只想小小拉开一点商业的口子,他能清楚的预见,没有精密的审计机关、强有力的部门举措、各大党派的支持,要全面发展商业、促进工业简直是痴人说梦。总而言之,历史的发展有它的规律性,俞禄也不想为此而搞得自己身陷囹圄。

折带板桥尽头是几座藤萝密布的假山,呈两山排闼之势,从假山上翻下来,转过一条甬道,便是错落有致的竹林,竹木郁郁青青,虽有朝气蓬勃之态,却也平添了几分幽静。甬道全用碎石子打磨铺就,尽头是一座八角的临水亭,青石台阶偶有落叶,也有点点青苔,思来想去的林如海儒雅地道:“贤侄年纪轻轻,才干优长,正是为国尽忠之时。贤侄放心,我

最新小说: 炼神鼎 身边人都是满级大佬,这仙能修? 你慕强选他,那我就让你们亡国灭族 天地不仁,我以恶为食 赠礼返还:我,玄幻第一舔! 夺嫡:老七饶命,朕不想过头七 仙子请留步 玄幻反派:仙域最强太子爷! 长生从丹童杂役开始 你大魔头,功德比圣人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