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放在唐朝还是很不错的,治国安邦,确实很好,而且,治国的治和安邦的安,李毅总感觉有些......
李二抱着李乐好一阵喜欢,李毅还是喜欢这么叫他。过了好一会,李二才把李乐交给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便带着李乐和长乐去了偏殿。
李二整理了下仪容,重新坐了回去。
“坐吧。”李二随意道。
李毅也不客气,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你小子还真够可以的,一走就是五年,要是真不叫你,你还不准备回来?”
“那倒不是,小子原本的计划是明年回来的,不过现在也一样......”
李二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旋即看向李毅,眼中满是赞赏。“不过,小子,你这五年,可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江南,居然真的被你开发出来了。”
“哪里,早着呢,陛下,江南一地,潜力远超您的想象,小子现在只是打了个基础,要想彻底挖掘哪里的宝藏,则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行啊。”
“哎,现在朕就很满意了,如果不是你开发了江南,朕可能还要再等几年,现在有了江南,朕的底气就足了!”
“恩?陛下,您打算对那里动手了?”
“不错,趁着朕健壮,必须报了当年的辱国之仇。”
李毅沉默一会,缓缓劝道:“陛下,可否再等等?”
李二皱起眉头。“你什么意思?”
“陛下,首先,高句丽是必须要灭的,但是前隋的教训毕竟在那里,如果咱们不准备充分,难免会吃亏,所以,小子觉得,在出征之前,有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万全的准备?你指什么?”
“第一,吐蕃,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一旦咱们被高句丽拖住,吐蕃绝对会背后捅刀,所以,在出征之前,必须解决这个隐患。”
“无妨,这次和亲之后,吐蕃老实了很多,麒麟卫那边也传回消息,吐蕃最近正在休养生息,安稳得很。再者,兰州那里还有数万大军,就算吐蕃造反,咱们也能拖住一二。”
李毅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虽然历史上的吐蕃确实是狼子野心,但是令人操蛋的是现在的吐蕃真的老实的跟孙子似的,如果不是李毅知道历史走向,他都会以为吐蕃真的悔改了。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根本说服不了李二。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浪费口舌了,最多他心里做个提防就好。
“第二,咱们没有民心,前隋三征高句丽,损失的不光是国力和军力,更多的却是人心,现在百姓提到高句丽虽然气愤,但是更多的却是恐惧,这种恐惧是长期积压而成的,短时间很难抹除,如果我们得不到民心,就是出师无名,先机上就失败了。”
李二也蹙起了眉头,实际上,这也是他担心的,不过这个问题他也必须面对,他不可能将高句丽留给后代子孙解决,这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小子,你有办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