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李若菡说了一堆,有几个字我都没听懂,意思就更没理解多少,但结论我倒是听的明白。
“《山海经》虽说是本先秦古卷,但它本就是本荒诞不经的书,里面的东西信不得的。建木这东西即使有记载,但估计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你用这个说事,实在没什么说服力。“,《山海经》里的东西实在过于荒诞,即使古人也没多少信的,司马迁就曾说过“余不敢言之也”。到了近代,鲁迅就更直接了,说它是“巫觋、方士之书”。
李若菡沉吟了下,道:“若说其它的东西,你这样说也许没错,但这建木的记载,说不定是确有其事的。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个3.95米的青铜神树,其形态与山海经记载的极其相似,大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它就是建木,而这处遗址存在的时间颇长,距今已有了3000至5000年。也就是说,它比山海经成书的时间更早,所以山海经对建木的记述,不是仅凭作者的胡编乱造,而是根据古人的描述而来的。说不定,真有古人见过这东西,也说不定,它就是书中描述的模样。”
我琢磨了下……
林子大了什么虾米都有。我们所处的这颗,也能算是神树吧,我们都能见到这东西,中国历史这般悠久,有人也有这种际遇,确也没什么稀奇。
我指着壁面,道:“那它是什么,扶桑、若木、寻木?“
“这个我怎么知道,也许是其中一个,也许一个都不是。反正,古人对神树的描述,没有一个是与这个相符。不过从壁画的记述看,这该是秦人的东西才对,怎么最后却成了楚人的陵墓。“
这树的来历,八成是弄不清了,我指着右边处,道:“这有什么好想的,过去看下不就知道了,但八成是螳螂与黄雀的那套。“
……
一连多幅的打量,但结果,却很不如人意,后面的描绘,都是建造陵墓的过程,并未对陵墓易主给出解释。
甚至后来,画风也变了,还他娘的尽刻了些和尚。虽说姿态各有不同,但能看出全是在念经,且每幅的右下角处,还都刻有些文字。李若菡说这是经文,为死者超度用的。有《地藏经》、《往生咒》、《金刚经》……很多她也说不上来。再往前,刻的尽是些道士,我前后打量了下,排版与和尚的没差,也是各种的念经场景。有《度人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乙救苦护身妙经》……反正好多、好多。我估摸了下,这样的壁画不下百幅,这墓主若是放到今天,该是个做销售的好手,看他这架势,是谁都不得罪,誓要把马屁拍遍满天神佛!
某时、某刻,生活中,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场景,总能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好似在梦里,又好似在往昔,好似自己已然经历,好似……现在的一切都只是过去的重演。李若菡打量着墓壁往前,而我在暗处慢慢的尾随,看着那囧长的墓壁,我脑子里,渐渐勾画了起陵墓的形态,可在这慢慢的勾画中,竟有种依稀来过的模糊感。
突的,眼前一黑,我抬头去看时,却发现手电已灭了,接着身旁就有了阵冷风,我的手也一下被人抓了住。
我浑身一紧,吓的寒毛一个倒立,急忙的就要挣脱而开,同时左脚一个迈出,就要狂奔而走。那人却似早有预料,猛的一个抓紧,我的手啊,一阵肉疼,接着耳旁就有了李若菡的声音。不等我问个明白,左手往下又是一沉,顺势我就蹲了下,并在李若菡的拉扯中,往右侧移动了不少,直到我的后背贴在了墓壁上。
仔细的,我打量着对面,那有十来盏细微的灯火,难不成有人在那晃荡,正好被她瞧了见,可我并未瞅见啊!
愣了没三秒,拉着我,李若菡就继续往前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