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得意了半天,才想起还有一个人他没有评价。他盯着公孙康说:“孙康兄,我却看不透,但我怎么有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多年前见过你似的?”
想来诸葛亮当年年纪小,还不能喝酒,如果他喝过公孙康送的二坛酒,今天一定能够联系在一起了。
除了和年轻人交往,公孙康还被左慈拽去拜见了庞德公。毕竟荆州各大学派代表人,只剩下庞德公还没有会过,所以公孙康就愉快的去了。
庞德公大约50多岁,是个很随和的,比较清瘦的老头。
庞德公见到公孙康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教导学生,都是儒皮法骨的,可不是单纯的腐儒,你可不要讨厌我呀。”
公孙康就笑,看来左慈在老头面前没少说自己的喜好。
论起儒学,公孙康还是很精通的,毕竟当年为了泡蔡文姬,三天两头的跑去蔡邕府上,请教学问的。
在青州,孔融、郑玄等大儒们轮番上阵,考教他的学问,都让他通关了。可见公孙康对儒学还是很有心得的。
于是,公孙康就和庞德公谈论儒学。
庞德公起初以为公孙康是想向他请教,渐渐发现,公孙康是在和他讨论。公孙康对儒学的见解,有大儒的风范。
庞德公感慨的说:“你肯定有一名当世大儒做你的老师。你的麒麟儿的外号,是我叫出去的,现在看来真是名副其实呀。你不会怪我多事吧?”
公孙康起身下拜,表示感谢,他说:“您老人家帮我扬名,我感谢还来不及喃。怎么会怪罪您。”
公孙康把少年成才的晚辈状态模拟得惟妙惟肖,打消了庞德公的一丝猜疑,本来他就快猜到蔡邕头上了,现在却又不知道是哪个大儒可以教导出公孙康这个弟子啦。
通过交谈,公孙康了解到庞德公确实有点淡泊名利,但也有人生的智慧,善于保存自己。善于在不经意之间,也对天下大事有了一些布局。
庞德公的唯一儿子庞山民(又作庞倦民),娶诸葛亮二姐诸葛若雪为妻。历史上被他安排去曹操那里,做了魏黄门吏部郎。
庞林,庞统之弟,蜀荆州治中从事,后任魏钜鹿太守,封列侯。
侄子庞统,字士元。刘备谋士,任军师中郎将。
和天下所有的大牌世家一样,庞德公也把庞家子弟分散到曹操和刘备二家。这样无论是谁得了天下,庞氏家族都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孙权,偏距于江东,根本不是那个能够得到天下的人,这一点庞德公看得很准,所以根本没有安排族人前去。
关于庞德公淡泊名利,实际是为了保全自己,有个小故事如下:
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于是,刘表亲自去聘请庞德公。
刘表对庞德公说:“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德公笑着回答刘表:“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龟鼋在深渊下面作穴,晚上有归宿,人的取舍与行为举止也是人的巢穴,万物都是只为各自得到栖宿的地方,所以天下并不是我所要保全的。“
庞德公以耕作为业,所以他的妻子儿女在前耕耘。刘表指着他的家人问庞德公:“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德公回答:“世上的人追慕名利,只会留给子孙危险;而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居乐业,只是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同罢了。“
刘表问庞德公危险的原因,庞德公回答说:“尧、舜将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没有偏爱;让他的儿子在民间生活,而无骄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