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首先得要求好看一些,因为要赏玩嘛!
“唐总的意思是,这件笔筒,应该就是晚明时期的东西?”亮子听了唐易的“提示”,接着就问道。
实际上,亮子拿出的这个笔筒,以唐易的眼光来看,不仅能看出是晚明的东西,而且,就是崇祯时期的笔筒!
崇祯一共在位才十几年,“辛未”很好算,应该是1631年,崇祯四年。
“崇祯一朝的官窑瓷器,那是相当罕见,但是民窑产品,却是非常多。亮兄你可能有所不知,崇祯年间虽然民间确实比较乱,但是民窑瓷器出得却不少,而且很多质量还不低!你刚才不是说康熙青花发色么?这件笔筒青翠的青花发色,可以说影响了后来的康熙青花!”唐易解释道。
“啊?崇祯年间,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官窑都快没了,民窑怎么会产出高质量的瓷器?”亮子干脆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唐易点了一支烟,稍稍捋了捋思路,“这一点确实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不过,说出来也很容易明白。”
崇祯年间,别看乱,但是乱也有乱的“好处”,那就是“放任”。不管了!对民间瓷器的生产经营不管了。其实是朝廷没工夫管了。
顺治、康熙时期其实也这样,对民窑瓷器管不了太多。所以,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虽然天下还不那么太平,但是民窑瓷器的发展却很迅猛。
就算是战乱,就算是饥荒,经济一样还是要发展的,瓷器,也还是被大范围使用的。民窑迅猛发展,对质量的追求也就跟着上来了!
所以,崇祯民窑的精品反而却不少!就是少有人去关注罢了。因为崇祯之前,明代有那么多皇帝的官窑;崇祯之后,清三代又是一个瓷器鼎盛时期,也很容易掉进空里。
而且民窑的东西本来也不容易判断。比如这个“辛未”,加上青花发色青翠,一般人估计就是先后推六十年。一下子推到了1691年,康熙三十年,先想到康熙民窑。
“但是这件笔筒的画片显然不是康熙的风格,而且这武松打虎,明显是晚明刻本插图版画的风格。”唐易最后看了看亮子,“亮兄,说实话,没问清楚这东西的来路,我本来是不应该说这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