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宰执天下 >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5)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5)(2 / 3)

出多头,就是有人起了异心,内部就会压下去。朝廷只要注意监察就可以了。”

“……那是要我醒平要小心西京。现在他们还没学,等学会了,立刻就能派上用场了。”

“也不是。文、吕、马之辈,只在洛阳办报,话只对洛阳城说,那是一点用都没有。东京城才是天下至中。”惇冷笑着:“但他们的报纸却卖不到东京城来。来多少,就会被烧多少!没看《每ri新闻》最后是什么结果,还有过去的那些小报,如今都没了踪影。”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不论过去有多少联系,当洛阳的人想要把手伸入开封,在京城贵胄的眼中,就是来抢钱的。

关闭<广告>

吕嘉问越来越搞不懂了:“那子厚你请我来究竟是了何事?”

“‘说的是辽国的风土风物,又不是大宋的内情,何须担忧。’‘吾未见好德如好se者也。可好se者又不如好利者。越多人对有意于辽国,ri后征北,就有越多的豪杰谋士纷纷来投。’”惇问吕嘉问,“望之可知这两段话是谁说的?”

“不是前些ri子蔡确和薛向说的嘛。”吕嘉问当然记得,“记得子厚你也帮了腔。还有张缲也是。现如今可是人人皆谈北事。就跟当年河湟开边时,人人皆谈西事一样。”

刚刚结束的战争使京城中最火热的话题,介绍辽国内情的文集、笔记也是印书坊中最受欢迎的书籍。

依照朝廷律令。任何臣子在接待外国使臣,或是出使他国的时候,一言一行都要原原的记录下来,作奏呈交朝廷。

比如现如今流传很广的《使辽语录》,就是两年前病逝、谥号忠文的陈襄将他担任国信使出使辽国时的记录结集,然后出版流传。苏颂最近也出版了一部使辽的记录,讲述了他出使辽国时的经历和见闻,这同样是他从自己旧ri的记录中编纂出来的。

吕嘉问还听说最近有书商,向曾经出使过辽国乃至高丽的大臣们约稿,给出来的价格,甚至让吕嘉问都之咋舌。可见如今讲述辽国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的书籍有多么受欢迎。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这一战的结果让士林一改过去对辽国的畏惧,开始对恢复失地有了信心。更有许多书生想一策成名,或是拿着对辽国的了解作敲门砖,敲开一干重臣家的大门——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靠的就是书。

但民间对辽国的认识,却不是依靠这些书和读书人。能买书读书的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百姓还是依靠报纸来了解辽国。

“河东、河北两路鏖兵,没有两家报社开始邀请名家议论战局,京城的人心不会那么稳定。古北口的杨无敌庙,没有齐云快报刊载,没几个东京百姓会知道。辽国的国主年年巡游四方,chun夏秋冬四捺钵之名还是靠了逐ri快报的宣传,才在京城内普及开。两家快报的作用可不小。”吕嘉问说道。

“没错。”惇点头,“这就是报纸的引导和教化之功……市井传言往往失真,道听途说而来的消息,并不可信。而朝廷的言论,还不如市井传闻让人信服。但报纸不同,从小处着手,几年下来,信用已经建立起来了。”

吕嘉问心中这时候已经有了点眉目,却还差一点没能捅破,紧锁着眉:“子厚的意思是?”

“借鸡生蛋!”

“借鸡生蛋?”

“没错,借鸡生蛋。有些话不方便在朝堂说,可以拿出去在报上说。虽然不是自家的,借来用用也无妨。”

有些东西就是不能抓在自己手里,也不能留在他人手中,就算不能控制,也得保持足够的影响力。

“气学讲究以实证。列出户口人丁的数字,其实也是以实证

最新小说: 无敌傻太子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太监皇子 父皇,朕杀回来了! 质子无敌 大夏钦天监 神话版隋唐演义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