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听到韩冈问关中的情况,李信就一点头。
当李信还在关中的时候,两边密信联络。韩冈的信中,关心最多的,还是关中、陇右的战争潜力。
训练、武备、田产、工厂,关西的方方面面,韩冈在信中询问得详细而繁琐,而李信在信中也回答的极为详尽。
不过当面问话时,李信依然言简意赅的回答,想了一想后,又一点头,“都很好。”
韩冈早习惯了李信的说话方式,笑道:“有这个‘很好’,那我可就能放心了。”
韩冈一贯信任李信,做事认真,是李信赖以在军中立足的支柱。尤其是这种事关重大的任务,韩冈甚至把自己的底牌和真实目的都向李信解释了。他清楚,李信肯定会用心将事情办好。
“种家人见了谁?”韩冈问道。
李信先是要镇守本职,之后又要为父服丧,不能乱跑,但李信之父、韩冈的舅父,他过世的时候,关西的世家豪门都会登门造访,就免了李信四处去联络。
“只见了种师中,他代种家来祭奠。姚、李、张、景都来了。”李信对韩冈道,“都不想你辞相。”
韩冈摇摇头,关西将门一直都在劝他继续守在朝堂上,包括种家,包括李信说的那几家,还包括李信没说的许多家,韩冈继续做宰相,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而韩冈却想跳出来,“他们也该放心了。”
李信道:“种朴、种建中都在黑山。”
“担心后路不继?”韩冈扬起眉毛,说不清喜怒,“真当我现在没刀斩人了?谁敢在他们的补给中作祟,就是都堂中人,我也能处置给他们看。”
“得写信去说。”李信提醒道。
“自然。”韩冈道,“回头我就修书让他们放一百个心。”
李信犹豫了一下,又道:“不过三哥,将门不可全信,得靠自己。”
“这是金玉之言。”韩冈说,“我也不会真的把身家性命全都放在别人家身上。只要自家的工厂里面能先拉出几万人,不愁他们不投靠过来。”
韩家的工厂规模是关西最大的,单只是巩州和凤翔府两处棉纺织工厂,有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厂房,里面的工人足足一万五六千人。除此之外还有机械厂、铁厂、玻璃厂、酸碱化工厂,从火药到枪械都能自产,火炮也可以,工人数量加起来不输给棉纺织工厂。此外还有几处矿场,地方上的田庄,人口更多。放在汉唐,韩家也是顶级的豪强了。
韩冈自信地说,“还有熙河那几千兵马,我要拉出来也是容易。”他又郑重的对李信道,“不过熙河兵马另说,厂里面的兵还得有充分的训练,否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训练没停过。四哥很上心。”李信道,“一年十二次校阅,只要没出门,他都会去看。他说他有一半精神都放在这里面了。厂里面不停工的话,都能带**千人出来,厂子全放下,就能有五六万了。”
工厂里面,日常训练一直没有停过。按照冯从义的汇报,只是巩州,就能拉出来八千人马,还不影响工厂的运营。
“足够用了。”韩冈笑道。冯从义和李信两人,宛如萧何、韩信。有他们的辅佐,让他的准备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但这只是冯从义的角度来看问题,韩冈还需要一个从将领的视角得到结论。
“这些工厂兵怎么样?上阵能派得上用场吗?”韩冈问道。
李信过去看的是训练的情况,“不算是弱兵了。阵列、打靶都不错,配上炮兵,能在阵上与京营一争长短。”
“只是一争长短?”韩冈更希望能够听到更胜一筹的评价。
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