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米青的总统慢慢坐稳了。
一场工资提高运动让她的威望大大增加,社会一片好评。
市场不知道是适应了杨潮的离开,还是因为受到工资普涨造成的市场扩张,慢慢稳定了下来,这也被宣传成米青的政绩之一。
米青的政绩当然不止这点,可以国家可以调整的东西太多了,这都给了她操作空间。
她跟杨潮不一样,杨潮当政时候的首要目标是打赢对日战争,因此那时候一切都围绕着战争转,她上台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所以她只能将施政焦点放在国内问题上来。
杨潮让她借了100亿债务,推动工人工资的增长,目的她很清楚,杨潮原原本本告诉了她,是因为经济结构失衡,在未来五年中,很可能会引起一波经济危机。
这100亿两现金没那么容易花完,当然也不可能一次性借到,债券是慢慢投入市场的,否则容易对市场冲击过大,第一期只发了10亿,这是今年的一年中为增加工资的预算。
但是总额100亿还是让她的威望大大提升,加上宣传部的大肆宣扬,她现在已经被很多人认可了。
尝到这个甜头后,米青更愿意接受杨潮的建议,虽然好像她是一个棋子一般,但是她完全不介意,因为到现在为止,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当一个总统,她感觉她的能力还应付不过来,他很乐意听取杨潮的建议,所以杨潮要走的时候,她是真的很慌乱。
不过按照杨潮的要求,在调停欧洲战争之前,她必须加快跟英国人达成协议。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中国的国力提升,英国人也越来越有意愿退出中国,最大的障碍在香港问题。
杨潮在的时候,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英国必须放弃香港。
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帝国的尊严,还是对于英国利益的考虑,英国人都不能接受完全退出东亚地区的结果。
对此米青觉得可以暂时让步,这一点她也跟杨潮沟通过了。
于是在她的主持下,很快外交部跟英国人经过激烈的谈判,双方达成了艰难的共识。
上海、天津等地的英国租界交由中国管理,英国把持的海关也交由中国管理,不过除了总税务司之外大多数官员暂时留任,英国将配合中国政府稳定海关机构;英国交换九龙和新界殖民地,交还威海殖民地,所有官方资产全部无偿交给中国,但是中国政府承诺保护私人资产。
至于其他的那些特权,什么治外法权,协定关税也同时废弃,取代一个《中英友好通商条约》重新确立两国平等友好的国家关系。
在中国看来,是收回了大多数权力,但是收回的并不彻底,因此还是有部分人不满意,但大多数人是满意的;在英国看来,他们放弃了太多的利益,哪怕那些利益是不合理的,所以英国人是大多数人不满意;很显然以英国人的德行,他们不可能做这种赔本的买卖,英国人自然是要得到补偿的,补偿是一个保证,一个中国不参加欧洲战争的保证。
中国承诺不参与欧洲战争,这意味着英法协约国势力将取得欧战的胜利,所有失去的利益,都可以从德国人哪里得到补偿。但想要中国这个保证,仅仅是放弃在中国的不合理利益,中国是不会答应的;不说米青的态度,就是米青背后的杨潮就不会答应。
因此英国人还要有另外的让步,或者说给与中国其他的补偿。
那就是太平洋上德国殖民地问题。
在《中英友好通商条约》签订后第十天,9月底,米青政府跟刚刚因为友好条约提升了外交身份的英国驻华大使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中英解决太平洋殖民地问题补充协议》,在这份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