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算错。
说“人欲”是历史展的动力并不是要人们去崇尚恶、要人们可以无恶不作。然而从“人欲也是上帝创造的”这种前提中,很难得出积极的,建设性的价值体系,它直接的结论只是无限地纵欲而已。
人欲是恶,但是并不仅仅是恶。人欲也体现人的自由或自由意志。然而人欲没有约束的放纵,最终所招致的也只会是自我毁灭的恶果。
信仰主义的语言霸权固然禁锢了人的自由,但是至少,它还有一点积极的作用,那就是体现了人类的基本道德要求,维护了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秩序。
但是当启蒙运动把信仰主义的基础破坏了之后,如何重建人类生活的这种基本秩序,基本道德价值,就成了放在思想家面前的急迫任务了。
而随之而来的是人本主义,或者说理性主义。
人本主义所说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是人的理性。
或者更清楚地说,当我们确定人是价值的基础的时候,理性正是人的本质,而当我们确定理性主义是最高的价值法则的时候,这种理性其实就是人本身。
理性与人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同一的原则的两个方面。
至此人类方才挣脱出宗教的束缚,但是在距离他们可以正确而科学地对待人欲还有很遥远的路程要攀爬。
胡塞尔、康德、弗洛伊德、威廉·狄尔泰、让-保罗·萨特。。。。。
现象主义、人格主义、精神主义、存在主义。。。。。
在人类研究自身行为的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学者,无数的流派。。。。。
而真正用科学的方法归纳集大成者是布列塔尼亚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和他所创造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他的理论下,人类第一次对于自身的欲望有了清醒的认识,因为这种认识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虚无缥缈的哲学范畴,而是更加通俗、更加易懂、更加能够行之有效的指导人类活动的社会学、经济学、甚至是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激励人类前进。
通过马斯洛的研究,人类现,自身的需求(人欲)包含了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要的动力。
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当这一切都能得到保障时,人才能有尊严的生活着!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