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榴弹为主。
消耗很大,不过库存充足。
用巴基斯坦陆军司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来说,发生在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的炮战并没有降低巴军的战备状态,巴军仓库里面依然有足够多的炮弹,能够确保其他方向上的防御不受影响。
至于巴军哪来的这么多的炮弹,外界是心知肚白。
印军呢?
按照印度军方公布的消息,印军消耗了十五万枚炮弹,其中155毫米榴弹大约用掉了六万枚。
看上去,消耗量比巴军多。
当然,只是数量。
如果以吨位计算,因为印军消耗的炮弹中有很多是小口径炮弹,其中大约四万枚是迫击炮弹,所以印军实际消耗的弹药并不多,最多与巴军持平,或许还要稍微少一点,即巴军主要消耗的是155毫米榴弹。
至于库存弹药,那更没得比了。
一个月的炮战,几乎耗光了印军西北地区的库存弹药,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期以迫击炮为主。
没有炮弹,还打什么炮战?
虽然印军还有库存,但是不能动用,毕竟印军需要防范的不止是西北边境,需要应付的也不止是巴基斯坦。
至于生产或者采购炮弹,不是不行,而是代价太大。
在炮战爆发后,印度国内的兵工厂就全速运行,只是生产效率始终都是个问题,产品质量更加是问题。
直接进口,那得拿出真金白银。
在印军炮兵中,特别是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炮兵,主力是FH-77榴弹炮,使用北约标准的155毫米炮弹。
虽然印军还有不少130毫米加农炮,但是在克什米尔的用途不大。
能够生产与提供155毫米榴弹的几乎全是北约国家,少数几个非北约国家,未必愿意把炮弹卖给印度。
此外,重炮炮弹一般按需生产,厂家不会提前备货。
还有,弹药是大规模消耗物资,一般选择海运,而不是空运。
也就是说,哪怕印度立即下达订单,工厂马上开工,从生产出来到运到印度港口,怎么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再打下去,恐怕要不了两个月,印军在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的防线就会沦陷。
可见,印军已经到了极限。
当然,只是暂时停火。
虽然俄罗斯发出邀请,表示愿意为印巴双方进行谈判提供场所,也欢迎印巴双方的代表去莫斯科接洽,但是巴基斯坦已经拒绝了邀请,表示就算要跟印度谈判,也只能在某个邻国境内。
接受俄罗斯的倡议,答应暂时停火,已经算是给了俄罗斯面子。
再说,巴基斯坦跟俄罗斯的关系本来就很一般,反到是印度与俄罗斯在各个方面都走得很近。
至于在哪里谈,印巴双方还在磋商。
其实,在哪里谈都一样,因为印度已经妥协,印巴双方再次爆发大规模边境冲突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