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反舰导弹。
对付火箭弹,“1130”系统也是得心应手。
此外,在理论上,“1130”系统还能够拦截大口径炮弹,甚至是体积小得多,不过飞行速度也慢得多的迫击炮炮弹。
只不过,在拦截炮弹的时候,得使用价格昂贵的钨合金穿甲弹。
在采购“1130”速射炮的谈判取得关键突破之后,沙特军方主动提出,愿意以出资的方式,在“1130”的基础上,开发一种车载近防系统,而且最好能够直接发展成能够伴随装甲部队活动的自行高射炮。
当时,华夏方面也有类似的想法。
既然沙特愿意提供研制资金,那么一切都好说。
随后,科威特、阿联酋与阿曼也加入了进来,不过主要出资方依然是沙特,即沙特承担了百分之六十的研制费用。
由此,沙特不但获得了“陆盾1130”的部分知识产权,一条生产线,还获得了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权。
简单的说,沙特以“国王之盾”的名字,重新包装了“陆盾1130”,然后以自研武器的名义向其他国家推销。
只是,外销业绩不是很好。
为啥?
真正需要这种高端货的国家着实不多。
“国王之盾”有两个版本,主要区别是搭载平台,其中要地防御型的搭载平台是四轴八轮军用重型卡车,而野战平台为“哈立德”坦克底盘,不过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炮塔座圈符合标准的坦克底盘上。
这两个版本的“国王之盾”都不便宜,前者的市价高达7000万美元,而后者也达到了5500万美元。
如此高的价格,提供的却只是有限的近防能力。
显然,对非土豪国家来说,根本就消费不起。
其实,即便连华夏都没有大量装备“陆盾”近防系统。
最终,也只有几个海湾的土豪国家采购了“国王之盾”,销量不到一百套,而且以要地防御型为主。
至于性能,确实没得说。
在测试中,“国王之盾”曾经在15秒钟之内,成功拦截了5枚120毫米迫击炮炮弹。
在另外一次测试中,“国王之盾”还击毁过155毫米榴弹。
至于对付各种各样的火箭弹,以及空对地导弹,那就更加不在话下。
在实战应用中,这些“国王之盾”也主要部署在重要设施附近,或者用来保护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用近防系统保护防空阵地?
当然,就是用来拦截专门对付防空系统的反辐射导弹。
至于“国王之盾”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在下一场战争中就会得到证实。
也要到那个时候,地面近防系统才会真正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