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力战斗机是十多架勉强还能飞行,基本上没有作战能力的F-14A“波斯猫”,以及数十架更加老旧的F-4与“幻影”F1,根本无法跟阿盟国家的空中力量相提并论。
即便在获得俄罗斯的援助之后,伊朗空军也处于绝对劣势。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俄罗斯当时向伊朗提供了30架Su-30M,以及至少60架Su-24与相同数量的Su-25。
这里面,只有30架Su-30M能够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
30架不算少,可是跟沙特等阿盟国家拥有的先进战斗机相比,那就不算多了。
此外,Su-30M也不是真正意义是的制空战斗机,而是多用途战斗机。
在俄罗斯空天军里面,制空战斗机是Su-27SK与Su-35。
显然,前者天过落后,而后者又太少,因此俄罗斯能够援助给伊朗,并且担任制空任务的只有介于两者之间的Su-30M。
从作战使用的角度来看,30架Su-30M其实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
伊拉克就那么大个地方,而且在华夏出面干预之后,双方不敢贸然袭击油轮,也就只能把兵力用在伊拉克战场上。
只是在伊拉克打一场低烈度的战争,30架Su-30M是绰绰有余。
问题是,伊朗缺乏一种至关重要的飞机,俄罗斯也无法提供。
什么飞机?
预警机!
要知道,俄罗斯只有几架在苏联时期研制的,老掉牙的A-50预警机,而且这些预警机还能不能飞行都是个问题。
显然,俄罗斯就算有心,也没办法为伊朗提供预警机。
相反,沙特有十多架E-3C,而且状态都还不错。
让Su-30M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去跟由E-3C指挥的EF2000空战?
显然,几乎没有胜算。
正是如此,绝大部分时候,Su-30M都是在伊朗领空活动,用火控雷达照射在伊拉克上空的阿盟战斗机,有机会就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发起偷袭,没有机会就只能看着,而在遭到攻击之后就立即转向脱离战斗。
至于阿盟的战斗机,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只会攻击进入伊拉克领空的伊朗战斗机。
结果就是,双方经常在空中遭遇,用火控雷达相互照射,却很少出现用导弹互射,甚至进行格斗的场面。
这种局面,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
在此期间,伊朗空军损失了数十架战斗机,不过几乎全是Su-25之类的,执行前线轰炸任务的攻击机。
在僵持了一个月之后,伊朗终于选择了妥协。
其实,这也是最后期限。
在沙特等阿盟国家撤走地面部队之后,华夏当局就明确表态,最多给伊朗一个月的时间来结束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大限已到,伊朗理智的接受了华夏的撤军停火提议。